郝大通(公元1149--1212)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自幼通读《老子》、《庄子》、《列子》,犹喜《易经》,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人物]
陈元通,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为德化县主簿(清乾隆《德化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人物]
萧通理,字仲宣,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孙,南康简王萧绩之子,位太子洗马,封祁阳侯。南朝梁宗室
王式通(一八六四—一九三一),原名仪通,字志庵,号书衡,原籍浙江山阴,后入籍山西汾阳。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大理院少卿。民国后曾任司法部代总长、国务院秘书长、全国水利局代总裁、北京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有《弭兵古义》。[人物]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号寄庵。南海人。俗姓陆。憨山大师弟子,后居诃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人物]
王通(503-574),字公达,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梁、陈两朝大臣。出身琅琊王氏。起家国子生,举明经,为秘书郎、太子舍人。以帝甥的身份,封武阳亭侯,累迁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坐事免。陈朝成立,迁尚书左仆射,领南徐州大中正,迁左光禄大夫。陈宣帝太建六年(574)卒,享年...
孔敬通,南朝梁大同中(535年―546年)东宫学士。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者。南朝梁书法家
李通儒,安陆(今属湖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官朝奉大夫、开封府推官。事见《山谷别集》卷九《承议郎致仕李府君墓铭》。[人物]
蒙文通(1894年-1968年6月),原名尔达,字文通,后以字行世。四川盐亭县石牛庙乡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近代“蜀学”传人,经史大师。蒙文通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造诣很深,成就甚高。蒙文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即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
豆卢通(538年~597年),字平东,昌黎徒何(今辽宁省锦州市)人,鲜卑族。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少保楚国公豆卢永恩之子。初仕北周,少以父功,赐爵临贞县侯,授大都督、仪同三司,投顺大冢宰宇文护,袭封沃野县公,拜开府仪同三司、武贲中大夫、北徐州刺史。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进位大将军。...
古通,字循圆。顺德人。俗姓梁,原名国桢,字友夏。诸生。世乱隐居于乡。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受具,未几充雷峰下院主。后坐蜕山中。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人物]
王仲通(生卒年不详),字达夫,长庆(今辽宁义县东南)人。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进士。皇统中以事遭贬,遇赦还。世宗即位,复官。终于永定军节度使。《中州集》卷八录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中州集》卷八。[人物]
刘守通,十国南汉宗室,后主刘鋹的第四子。后主刘鋹的第四子
李子通(?―622年),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人,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威决裂,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拥兵二万人。615年,自称...
熊通(?—1908年5月),云南文山(时称开化)人,苗族。时任河口清军守备。深受孙中山、黄兴等的革命思想影响,是孙中山、黄兴、黄明堂等革命先驱者亲自指挥并发动河口起义(又称“戊申河口之役”)的重要内应者之一。苗族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