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旉农书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
陈大猷(1198—1250)字忠泰,号东斋。三泽(今尚湖镇山宅)人。早年与弟陈荣夫师从饶双峰。宋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授缙云县令,历官两浙都运使,又迁六部架阁,终官兵部侍郎。开庆年间在都昌创办东斋书院。陈大猷学问渊博,对理学的研究颇有成就,为金溪学派一代...
陈德生,1934年农历5月18日出生在台安县新台镇六台子村。因家境贫寒,八岁就给地主放猪,受尽了苦难。1947年冬天,解放军开过来。上级派来工作队长王指导员,带领贫苦的老百姓斗地主、分田地,同时还成立了农会和儿童团。14岁的小德生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儿童团。由于他对敌斗争坚...
陈平(?~前178年或前179年十月),阳武(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西汉开国重臣、谋士,著名政治家。陈平少喜读书,有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陈平投奔魏王咎反秦,刘邦还定三秦时,投降刘邦,得到信任和重用,拜为都尉,随驾参乘、...
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1993年4月6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1926年4月起先后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在大别山南麓参加秋收起义后,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随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起先后...
陈昌(537年-560年),字敬业,南朝吴兴长城人,陈高祖陈霸先第六子,南陈宗室。南梁太清末年,陈霸先南征李贲,命陈昌与母亲章要儿随沈恪回吴兴。陈霸先东讨侯景时,陈昌与章要儿、陈蒨都为侯景囚禁。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元...
陈伯恭,字肃之,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南陈宗室宰相,陈文帝陈蒨第六子,母为严淑媛。天嘉六年(565年),册封晋安郡王,授吴郡太守。陈宣帝即位后,历任中护军、中领军、扬州刺史、特进、南豫州刺史、祠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左...
书成(?~?),满洲镶黄旗人。监生。清乾隆十二年(1747)任泉州知府,安静宜民。乾隆十三年(1748)升分巡台湾道,值泉州岁歉,米价腾贵,台民相约禁港,榖船不通。书成曰:「何忍令泉民独饥?」亟下令,凡载米谷至泉州各船,悉放行无阻。于是粮艘络绎,市价以平,颇有政声。乾隆十...[人物]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
陈贞慧(1604年-1656年),字定生,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明末诸生,后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陈贞慧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
陈方恪(1891年12月5日—1966年1月3日),字彦通,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胞弟。1891年在祖父陈宝箴于武昌的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出生。幼承家学,受祖父学风浸润,得其父文脉,又先后师从陈伯弢、王景沂、陶鹏保、王瀣、柳诒徵等名士,年少时...
陈方庆,陈方泰弟,南康愍王陈昙朗子,少清警,涉猎书传,及长,有干略,天嘉中,封临汝县侯。寻为给事中、太子洗马,权兼宗正卿,直殿省。南康愍王陈昙朗子
陈大中(本名陈建中),1962年5月出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陈淳(1159年-1223年),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今福建龙溪)人,朱熹弟子,南宋哲学家、理学家。陈淳早年弃科举,师从朱熹,无书不读,无物不格,贯通义理。嘉定十一年(1218年),其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陈淳未上任而卒。...
陈澧(公元1810-公元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绍兴,世称东塾先生,广府名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为清代广东九老之一,是广东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