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的这首《哭十侄》正是诗人“感于事”——在获悉其十侄逝世的噩耗“动于情”而作的。李觏没有兄弟,可见诗中所哀悼的十侄并非其胞侄。“九泉”,特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此处代指阎王。我们只要细加揣摩《哭十侄》,则不难发觉诗中至少有九悲。此九悲紧扣十侄病故这一中心,...
清明,这个美好的季节,不知牵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思绪,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读者大都知道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绝,形象鲜明,景物清新,语言通俗,音节和谐。
那些百感交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门儿简介:翟营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副会长。获中国作协、《诗刊》社、《人民文学》杂志社等单位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奖项百余次。主编《中国当代公安诗人大展》。2013年参加首届中国天津诗歌节并获...
2006年12月,《聊斋奇女子》开拍,在剧中刘诗诗一改往日给人留下的柔弱形象,在最具青春气息的第二单元《辛十四娘》中挑大梁,化身为一名活泼、狡黠、美艳的狐仙辛十四娘。长袖善舞的她在剧中还发挥所学优势自编了一段群舞,以惊艳的造型亮相,这段剧情在播出时广受观众好评,被誉为《...
其二,文士的被重视和南唐偏安一隅是诗坛繁荣的重要原因。“姚贾体”诗人群的形成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南唐的社会现实又把本国诗坛的宗白诗风推向了极致。南唐的白体诗坛的主要奠基者是李建勋、孙鲂、沈彬,后经徐铉、冯延巳、江文蔚、乔匡舜诸人的摇...
实质上,《诗经》是先民继承前代文化遗产、领略礼乐文明精髓、掌握社会交往准则的经典文本。在《诗经》成为经学要籍之后,研究者代不乏名家,而以汉、宋、清三朝的成果最为显著。现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古诗序》(或称《孔子诗论》),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阐释著述...
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
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才华不得施展,最后终于被酷吏诬陷死在狱中,时年四十二岁。孔子提出“兴”,强调诗歌审美,诗美才能引起感性认识,才能寄托于美的形象里;反之,不能兴寄就不能称其为好诗。他认为到了齐梁时,这诗的兴寄...
酒·诗歌·文化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出现过不计其数的“酒”字或是和酒有关的文字。早在《诗经·周南·卷耳》中就有:“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可见借酒浇愁由来之早,曹操《短歌行》里面也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当然在写借酒浇愁的诗歌中气势最雄壮的就要数...
要领略诗词音乐之美,必需用“吟诵”的方式,本文对此略加讨论。“吟诵”又称“吟咏”,是我国读诗、作诗、改诗的传统方法。指出在诗文创作中吟咏的重要作用及其美感价值。因此继承和学习吟诵,十分必要。我国幅员辽阔,方言歧异,虽然各地因方言的不同而吟咏...
《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
诗性的程腔程腔不仅仅是旦角的艺术,更融汇了传统文化文化中诗词的成分。魏晋及先秦的古诗,历来为诗家称道。古诗拙朴,往往流露最纯真的性情。国之名士,养浩然之气,胸怀天下,而其行为不与世俗人同,狂狷、简傲。照片虽好,不及国画有精神。程腔也是如此,...
史诗之程式框定内容,详其事且不致异变,乃非散言传说可收效者。孔孟之际,风咏犹行于社会,则孟子所谓亡诗,但非比兴之歌诗可晓。西周因简牍之便,本朝史遂凭笔载;而致东周,诸侯亦作编年史俾载于册,有称《春秋》,于是口传史遂自消衰。盖史诗传闻,大人大事,而散...
文章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认为李白是在考虑了唐诗的传播方式以及诗歌的传播对象后而创作的,因而对其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目的是为了制造特定声誉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皇帝的赏识,从而走上仕途,建功立业。论及李白诗歌风格,千载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