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最具地方特色之一的闽剧,终于有了职业比赛。记者昨日获悉,“长乐杯”福建省首届职业闽剧团大奖赛将于4月17日至5月5日在长乐举行。来自省内的近两百名演员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上至60岁、下至90后的演员们将通过多轮比赛,竞逐最后的金、银、铜奖。大赛举办方负责人...
中国是个吃货齐聚的国家。下 在闽南侨乡,流传着“立夏食虾面”的习俗。 立夏日,常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五月中旬。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
闽西汉剧团为这届艺术节精心创作的汉剧《国案史》应运而生。创作人员将原剧本改编,增加了现代历史背景及当前审美新观念等诸多现代元素,以《国案史》的新面孔重现舞台。由于市场的原因,近20年来剧团没有排过古装戏,没有正式演过汉剧,导致古装戏剧目创作人员和演员流失,难...
·闽南十音民间器乐乐种,流行于福建南部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闽南十音所用乐器,管弦乐以北嗳(唢呐)为主,另有笛、京胡、二胡、四胡、椰胡、北琴、双清、三弦、琵琶(北琶);打击乐以板鼓为主,掌握演奏的开始、结束和速度、力度变化,另有通鼓、小锣、大锣、小钹,以及小叫、...
采风团在龙岩市参加了“龙岩市闽西汉剧传习所”挂牌揭幕仪式,当晚观看了他们的专场演出。随后参加了由主办单位举办的汉剧艺术创作研究会,会上梁素珍与闽西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邓玉旋对剧种的源流历史和发展状态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同根同源,几百年来共荣...
妆容中的闽南性格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艺术。高甲戏历经数百年在闽南泉州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至今在石狮乡镇仍然有戏台,而戏台上每逢家节假日,便有高甲戏上演。年过六旬的蔡老伯把高甲戏奉为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总而言之,泉州一带的闽南人创造了...
9月份文化部组织优秀地方剧进京展演即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恰好朋友家乡福州闽剧《红裙记》也在此列。《红裙记》由福州市艺术学校演出,男主角王成龙的扮演者是该校校长、女主角柳氏的扮演者是该校校长助理,演员的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认真动情,全剧在夫妻再度分别中结束,女主角动...
昨日,大型闽西汉剧历史剧《史碑鉴》在龙岩艺术中心举行首次彩排,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等专家组一行来岩审查指导,副市长郭丽珍观看演出。许多市民特地前来先睹为快,其中闽西汉剧老艺术家邓玉璇也在观众之列。《史碑鉴》将于20日晚在龙岩人民会堂参加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戏剧汇演,这...
“佛跳墙”是闽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肴。郑春发原在清代布政司周莲府中当衙厨。有一天,周莲应邀赴当地最大的钱庄老板的家宴。此菜上席后打开坛盖,立即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吞液,直吃得坛底朝天,周莲仍不忍放下筷子。周莲不吃则已,一吃拍桌叫绝,夸奖郑春发心灵手巧,不负栽培。入世沧桑,周...
3月17日晚,古田县文化体育广场上闽韵悠扬,热闹异常。一场由古田闽剧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广场唱闽剧活动拉开了序幕。“老唱将”变身全明星当晚19时30分,演出开始。首先登场的是71岁的朱车路老人。2007年加入“夕阳红”文艺演唱队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如今他...
冬至到,吃汤圆,在闽北,有些地方还会再这天做一些霉豆腐和冻米糕,以备春节之用。 同时闽北地区还有吃糍粑的习惯。 糯糍粑,是闽北诸多地方小吃中较出名的一种。这是糖糍,其味道清香,甜润可口,多吃不腻。 具体做法:糯米浸...
七夕又是台湾、闽南百姓尊奉的“七娘妈”的诞辰日,“七娘妈”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七夕节来临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节这天购食使君子...
闽南风俗,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农历二月二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称为“头牙”;每年的腊月十六,是最后一个祭拜日,称之为“尾牙”。春社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社神,社神即土地公。村民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兴建某项工程时,开工之日,备办果品酒肴祭土地公,燃...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
今晚,闽西汉剧《史碑鉴》将在龙岩人民会堂上演。去年9月开始,剧团决定改编,在对原剧和史料重新分析与提炼,努力开掘更深刻的内涵后,经过五次修改,最终定稿为《史碑鉴》。据了解,老剧新编的《史碑鉴》从本月2日开始先后彩排2场,得到专家与戏迷的赞赏。2006年,闽西汉剧列入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