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浇花节,于每年清明节后七天举行,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盘三个日期合并在一起举行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能集中体现德昂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活动。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差异较大。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
米伦、玎是男女社交活动中由男青年演奏的乐器,乐曲来自于民歌,用以表述爱情;象脚鼓、铓锣、镲的使用与傣族相同,是伴奏德昂族象脚鼓舞等舞蹈的必用乐器组合形式。据称,潞西德昂族中保存着一种独特而古老的乐器,称作“格楞当”,因鼓内灌清水而得名。
佛鼓,意为“佛”之鼓,德昂语称“耿冷牙啪拉”,是佛爷(和尚)专门保管,并经佛爷批准才能使用的鼓。主要流传在德宏州及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德昂族居住区。这种鼓,人们后称之为佛鼓。据几位八十多岁傣族老妈妈说,鼓的内部原有增加音量的装置,敲时音量特别大,传播很远。佛鼓舞是在佛教...
“昂玛突”是哈尼族每年春耕开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活动已成为哈尼族一个盛大的节日。2010年,由元阳县申报的“哈尼族昂玛突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午后,在哈尼小伙的锣鼓声中,在哈尼姑娘优美的舞...
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所剌花纹,绕场欢舞。妇女组成的内圈,排头的女青年击铓锣,与击鼓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妇女亦与男子并排而舞。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
象脚鼓舞,德昂语称嘎儿格冷当,流传于梁河、陇川、盈江、镇康、保山等县的德昂族村寨中。领舞的执鼓、镲、使者,均为男性,妇女只能尾随其后,或在外圈表演。陇川县章凤区跳象脚鼓舞时,击鼓领舞者,头戴直径约三尺的大草帽,男舞则提起大裤脚,露出虎、草等各种纹身花纹。象脚鼓舞、...
德昂族的春节是受汉族的影响而过的,但过年内容却按佛教形式进行。守方在放旋区放旋,攻方在一级攻击区攻击,若击“死”守方可升一级,若没有击中或击中后先“死”,则判攻方失败,守方即转为攻方,依此轮换。成绩按双方攻击的级数计算,距离远者为胜。过春节时,德昂族和傣族一样要舂...
德昂族的刺绣也是很精细的。常见妇女们上装的下摆用各色丝线绣上花、草或几何图案。男青年喜欢在自己的筒帕上及包头两端钉上些各色绒球。妇女们的腰箍制作精细,在上面绕银线,有的则漆成红、黑色或浅黄色,依各人喜爱而定。有的在藤圈上刻花、草、动物等图案,这些都反映了德昂族造型...
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所剌花纹,绕场欢舞。佛鼓舞是在佛教节日或晋升佛爷或迎接外寺长老期间,在佛寺的广场上和“象脚鼓舞”同时跳的。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子...
德昂族成年男子一般都会编织,并有不少手艺很高的专门编织竹器的老人,能编织各种花纹精美的日常生活用具用品,有篾笆、谷箩、背箩、花篮、挂篮、篾桌、篾床、篾箱、簸箕、筷筒、刀壳以及渔笼等。
德昂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清明节后七天,傣历六月十五日举行。泼水节一般要持续3一5天。德昂族的泼水节,通常是在阳历四月中旬,即傣历的新年举行。威哈木把这问题察报给天王,天王就叫他们去把地上的四个那坡请来,共同商定节令。但双方各执己见,都不同意对方意见,发生了争吵。四个威...
德昂族婚嫁歌有“格坎”、“春醒”(祝福歌)、“苏达望”、“个鄂卡厄”等称,主要用于婚礼仪式过程中的嫁娶环节,常由母亲或长者演唱,内容多为诉说母女分离的难舍之情,或嘱咐即将出嫁的女儿,或表达对新婚夫妻的祝愿等。
在云南附近是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广泛的地方,德昂族就是其中一个在中缅交界地带生活的山地少数民族,也跟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节日。德昂族浇花节,于每年清明节后七天举行,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盘三个日期合并在一起举行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
吕本中年轻时曾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陈师道等二十几人列入其中,并以黄庭坚为宗。他是纯属无心之举,但历史上便有了江西诗派这个说法。按此说,吕本中和秦少游还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两人又都是深情的词人。吕本中宦海沉浮,常年漂泊在外,与妻子聚少离多。请君问...
一向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自古以来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德昂族与茶叶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物质的范畴,而有着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情结。茶俗几乎始终伴随着每个德昂族的生命历程。这些用茶的种种习俗行为,全面地折射着德昂族的历史传统、民族性格、道德观念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