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北伐又称郑成功北伐金陵,是指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联合大陆西南地区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部的张煌言一起北伐抗清的军事行动。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五月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著名数学家、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实际测量和精确运算,编制了一部优秀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南朝最优秀的历法。祖冲之编制大明历的最大创造性就表现在将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历法计算之中。这样冬至点就是逐年变动的,...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既有了“四大美女”之称,自然也不乏美男。与“四大美女”相对的,历史上也有着“四大美男”。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通常认为的四大美男,主要是指潘安、宋玉...
“南瓜节,是毛南族的节日,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重阳节,毛南族叫“九月重阳”,这个节日,家中有老人的给老人添粮补寿,因节日设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用南瓜拌小米煮着吃,谓之“南瓜节”。[百科]
崔浩记北魏先世丑恶之事,均直笔实录,不为避讳。鲜卑贵族均怒,联合告于拓跋焘。当时因此案而死者有120余人,因高允犯颜进谏,拓跋焘才未株连更广。
“是时虏言当入东方”[1],汉武帝刘彻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决定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令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出兵云中,突袭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大迂回包抄,突然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一举...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各路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随之入主中原,为抵抗清兵,明朝宗室后人先后在南方建立一系列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明朝都城顺天府被起义军攻陷之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败后燕的战争。此战持续一年五个月,北魏充分利用参合陂之战后的有利态势,调集大军,直逼后燕国都,展开战...
高欢自幼长育于鲜卑人之中,后娶妻亦为鲜卑女子;高欢在信都起兵后,一方面与地方势力高乾、封隆之串连,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手段笼络民心。他诈言尔朱兆将以六镇降户配给契胡为其部属,激怒六镇降户。高欢就是这样以六镇降户为基础,并联络汉人大族,志兵攻打契胡尔朱氏的。尔朱荣与高欢决战于韩陵,尔朱...
安南属明时期(越南语:th?ithu?cMinh/时属明1407年-1427年),在越南被称为第四次北属时期。是越南(安南)被中国明朝永乐、洪熙、宣德三代皇帝统治的历史时期,共20年,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在此一期间,明朝消灭越南胡朝,...
东魏高欢当政时,既定长子高澄为继承者,又培养次子高洋,以使高家权势更稳定。高欢死后,高澄当政不久便遇刺身亡,于是高洋取而代之把持朝政。徐之才、宋景业等人向高洋陈述阴阳卜筮,高德政也多次劝高洋称帝,这些人宣称应该在五月受禅接帝位。孝静帝不得不签署,就这样,高洋策划的一场篡权夺位的丑...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
“六贼”之名最早出於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於前,梁师成阴谋於后,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蔡京与童贯是北宋末年响当当的“六贼”领头人物,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