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草木
现存于北京东城建国门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从此,北京古观象台和台下西侧有了以紫微殿为主的建筑群,基本上具备今天所看到的规模和布局。烟草传入中国烟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至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后期始传入中国。烟草...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
南诏摄政王蒙嵯颠密谋出兵进犯西川,边防长吏多次上报,元颖都不信。杜元颖率众退保牙城。朝廷发发东川等各道兵马入川救援时,已任命东川节度使郭钊为西川节度使,将元颖贬为韶州刺史。南诏兵继续东进,攻破了梓州西城,东川兵弱寡不敌,郭钊于是写信质问嵯颠,谴责他的入侵行为。于是...
永弘四年一月,吐谷浑攻下南安,乞伏暮末舆梓出降,六月,夏赫连定将暮末及其宗族500余人全部杀死,至此,西秦国亡。此外佛事活动与节日给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带来影响,自此佛教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西凉乐”起自前秦之末的凉州,当时称为“秦...
南京教案又称南京教难是基督教在中国所遇到的第一次教案,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事件的发起人是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榷。沈榷在1615年到南京任职。当时,天主教在南京建立了教堂,教务有很大的发展。1616年,沈榷向万历帝写了...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
宋令京湖、江淮四川制置使赵方、李珏、董居谊部署抗敌。孟宗政又率军驰援枣阳,击败金军。随即,京湖将王章、刘世举也击败金兵于光山、随州。六月,宋下诏伐金,并传檄诏谕中原官吏军民。金军进入淮南,宋廷为之震动。宋时的风俗,把一种别名“化生”的小娃娃造型的“磨喝乐”视为吉祥...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
继而又北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刘裕威权日重,终于在420年废掉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年号为永初。这是南朝的开始,也是南北朝对峙的开始。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林邑全境归附。刘裕虽以武功显赫而称帝,但对政治经济也进行了若干改革,...
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俘获席军家属。席毗罗闻讯率军回救...
大明历,是由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创制的一部历法,也称“甲子元历”。在历法中,祖冲之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是中国第二次较大的历法改革。
南诏王姓蒙,始祖名舍龙,自哀牢迁居蒙舍川,世为唐官吏。吐蕃势力进入洱海地区后,为遏制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发展,唐采取了支持南诏的政策。713年,唐玄宗封皮罗阁为台登郡王。738年,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这反映了南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
北齐坚壁是指南北朝时期的斛律光和高长恭。斛律光,北齐名将。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高长恭,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
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等以四方边警为借口,命手下带兵入城加强防备。随即前往南宫迎接朱祈镇至奉天殿升帝座,徐有贞向等待上朝的大臣们宣告太上皇已复位。朱祁镇命徐有贞掌管机务,次日加封为兵部尚书,将于谦、王文等逮捕入狱,后来又予以杀害。朱祁镇复辟帝位遂告成功。此事...
后周攻南唐之战,是五代末期发生的国与国之间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事从955年12月17日,后周世宗派大军南伐开始,战斗中双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经历过多次争夺。战斗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于958年4月8日结束,最终南唐失去了其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