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
贞元二十年,诗人元稹创作的传奇爱情小说《莺莺传》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莺莺传》,原题《传奇》,《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为《莺莺传》,沿用至今。其内容主要写张生与崔莺莺相恋并私订终身,后又将她遗弃的悲剧故事。元稹年轻时期亦曾有过类似张生...
天下兵马大元帅,中国古代最高军职,总领军政,掌征伐。类似于汉朝官制中的大司马、大将军。中国五代与北宋有天下兵马大元帅。辽代北面军官中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以太子、亲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大元帅府以大臣为大元帅、副元$##...
次日,肃宗以御史中丞元载为户部侍郎,充度支、铸钱、盐铁兼江淮转运等使。他认为江淮地区虽经兵荒,但百姓还是比其他地方富足,于是,按户籍向江淮百姓追征天宝末年以来积欠的8年租调,选派悍吏催办此事。有不服者,就用严刑威逼,致使江淮百姓逃往山林薮泽,进行反抗。简车发明简车于...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1952年经福建省文...[百科]
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
忽必烈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图谋自立为大汗,采纳儒士郝等经建议,轻骑返燕京。此后,忽必烈先后平定了阿里不哥和李璮的叛乱。忽必烈在位35年期间,注意农桑,兴修水利,并建立了元代的行政、军事、赋税等制度,尤以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忽必烈对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
元丰三年九月,宋神宗针对宋初以来官制的弊病,专门成立一个改革官制的机构——评定官制所,具体实施改革官制的计划。从元丰三年一直持续到五年完成这一改革任务。宰相改称尚书左右仆射,副相称为尚书左右丞,实施新的官制。王诜学李成而自成一派王诜,字晋卿,祖籍太原,后迁居开...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隋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在澄清吏治方面,杨坚得国以来,励精图治,兼且天资...
鉴于世祖以来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积弊日益暴露、激化,英宗决心励精图治,“一新机务”。英宗新政的目的是为了改革积弊,企图以此开创一个继承世祖业绩,“国富民足”的政治局面,但新政触犯了保守的蒙古、色目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恐惧和强烈反对。新政也在实施了几个月之...
与殷商相比,西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出许多,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不仅使西周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胜前人,而且比周边民族也高出了几筹。经济的发达,为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障。凭借强大的实力,周统治者不断发运征服东夷、淮夷诸...
至武王,经牧野决战,灭掉殷商政权。周初为巩固统治,在全国大规模分封诸侯,又建立了以姬姓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确立了祔上的等级制。西周建国后,以井田制为特征的奴隶制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莫高窟由上至下,分层开凿,最多可达四层。他身材魁梧,雄毅果敢,曾多次随父征战,被封为太原王。从此,燕国境内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慕容恪辅政前后共七年。传国玺,据称传自秦朝。燕军攻邺,冉闵大将蒋干遣使求救于谢尚。蒋干遂将玺送戴施。施遣何融携玺送于枋头。352年八月,谢尚自枋头迎传国...
从嘉靖二十年开始,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屡次入侵明边境,给边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同巡抚龙大有为了请功获奖,诱捕石天爵,并磔杀于市,传首九边,而且还悬赏“擒杀”俺答汗。至七月,俺答汗率部共劫掠10卫、38州县,屠杀边民约20万人,焚毁军民房舍8万多间,踏损稻田...
至正十年十一月,元廷下诏成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发行至正中统交钞,每贯值铜钱1000文或至元宝钞2贯,中统交钞与至元宝钞并用。脱脱再次出任中书右丞相后,集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等部大臣共同商议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最后决定采纳吏部尚书契哲笃更改钞法的建议,试...
至正新政是1340-1349年(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年间)的改革措施。至正新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解决财政困难。因此没有能拯救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