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遗书
过蓑衣渡五十里,即可经黄沙河水路进入湖南。蓑衣渡一战,是清廷战胜太平天国、苟延残喘的关键之战。"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如无蓑衣渡之战,长沙陷落,湖南尽入太平军之手,丁忧的曾国藩必不能回乡募勇甚至会为太平军所俘,曾、胡、左、李诸中兴名臣永无出头之日,...
后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曾为行军元帅统兵代防。灭陈后,进位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学位朴,取得文帝的欢心,阴谋夺太子位。600年(开皇二十年),文帝废太子杨勇,不久,立杨广为太子。604年8月13日,杨广暗害死文帝,接着即皇帝位,伪造文帝遗诏缢杀杨勇,翦除了对自己帝位的威胁。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百科]
“浔阳三隐”指东晋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三位隐士。周续之进入庐山,跟随高僧慧远学习;刘遗民在庐山隐藏踪迹;陶渊明不接受诏命。南朝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唐宋之问《游称心寺》诗:...
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姓黄国与姒姓曾国等一直保持婚姻关系。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
祁剧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祁阳祁东民间称“大(dai)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清末又名“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称祁剧。祁剧面临的尴尬是一个普遍现象。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百科]
齐武帝遗诏让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与从弟西昌侯萧鸾共同辅政,萧鸾开始掌握齐大权。萧鸾久有废立之心,萧子良死后,萧鸾为尚书令,独辅大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无所顾忌。延兴元年十月十日,萧鸾又假太后令,降齐帝昭文为海陵王,不久将其害死。于是萧鸾即皇帝位,是为齐明帝,改元建...
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等。[百科]
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南平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太后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皇后、萧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韩瑶、柳爽亲属等都赦罪。武后遗诏要与高宗合葬乾陵。百官详细讨论后,中宗下诏,遵从武后的遗愿合葬。神龙二年五月十八日,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牡丹栽培成了时代潮流,并代代相传,而且牡丹成了富贵祥和...
唐军大败百济,歼其军万余人,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唐在百济之地置熊律等5都督府,以百济的酋长为都督、刺史。高宗则诏令刘仁轨领兵镇守百济,刘仁轨派人到百济各地宣布政令,劝课农桑,训练士卒,以图攻高丽,并派使宣谕倭国。
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2008年6月7日,瑶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百科]
传说杜太后于建隆二年病危,急诏太祖、赵普入受遗命。杜太后叫赵普当场写下誓书,太祖装入金匮。这个“金匮之盟”在太祖死后6年,才由已罢相在家、郁郁不得志的赵普说出。此外,铁制翻土农具还有钁头、铁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