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团、昆明市联合申报的“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733Ⅳ-132。[百科]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申报的京族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7)。[百科]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百科]
琴筒竹制,筒长13厘米,筒前口蒙以桐木面板,面径9.5厘米。琴杆用乌木、紫檀或红木制作,为圆形柱状体、琴头呈弯月形朝前弯曲,杆的上部横置两个硬木制弦轴,轴顶呈葫芦形或圆锥形,轴长11厘米,轴头装有金属螺旋(又称直行铜轴)可微调音高。弦轴下方设有腰马支弦,琴筒下方增置木制底托,使演...[百科]
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几块木料拼粘)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百科]
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几块木料拼粘)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百科]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
2006年,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
1952年获江苏省文艺会演器乐第二名,后被中央音乐学院聘为琴师,曾在电台录音播放。其学徒沈伯平曾为解放军总政文工团琵琶演奏员。[百科]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百科]
2006年5月,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Ⅳ-19。[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