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
弘光帝出奔芜湖。五月十五众大臣献南京投降清兵;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掳获,送往北京处死,弘光帝在位仅一年,即覆灭。南京失陷后,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应天的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年)、抚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监国政权先后建立,不过...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百科]
朝廷命俞大猷、戚继光为剿倭总兵官和副总兵官,会同广东总兵刘显剿倭。同时,戚继光率戚家军由浙江进入福建,与俞、刘并分三路攻平海卫。戚家军由中路首先攻入,刘、俞左右夹击,杀敌2200余人,收复兴化。自此,倭寇受重创而去,侵扰浙闽粤等沿海一带20余年的倭寇之患渐告平息。他组建...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而不会随日照时间的缩短而马上改变。由此可以推出,虽然从天文学上说,小暑时北半球的光照时间己经缩短,但是真正炎热的夏天还没有到,于是就被称为小暑,并且民谚也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百科]
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常山(今正定),大败叛军史思明。这次战役使唐军在河北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覆灭。常山之战以李光弼的唐军胜利结束。至此常山九县只有九门、藁城还在叛军手中,其它七县全部收复。
星移斗转,日寸光飞逝。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春天,走过了阳光灿烂鲜花遍野的夏天,也走过了清风送爽、硕果累累、枫叶欲燃的秋天,马上就要进入飞雪连天、寒风刺骨的冬天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百科]
东汉经“光武中兴”,社会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文化进一步发展,完成了光辉灿烂的汉文化的创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统治是政治的,也是经济的一大特色。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东...
384年,吕光大破各方援军70多万,攻下龟兹,30余国投降。苻坚遂任命吕光为安西将军,都督玉门以西军事,西域校尉。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去世,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年号纪元开始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在汉武帝前的中国帝王没有年号,其纪元以一...二...三数计.汉武帝即位时有司上奏认为:元应当为天瑞,不应以一,二,三...数.一元叫建,二元以长星称...
据传当时太祖病重,赵光义入宫探视并摒退宦官、宫女。当夜,太祖死于万岁殿。赵光义继承皇位,据说也有合法依据,叫做“金匮之盟”。传说杜太后于建隆二年病危,急诏太祖、赵普入受遗命。杜太后叫赵普当场写下誓书,太祖装入金匮。这个“金匮之盟”在太祖死后6年,才由已罢相在家、郁郁...
莎车使者行至敦煌,敦煌太守裴遵扣留了莎车使者,上奏光武帝,认为不能任命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光武帝听取裴遵的建议,改任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十多年后,于阗王广德举兵抗击,莎车王贤兵败,为广德俘虏并杀害。于阗国强盛,代替莎车成为西域的霸王。莎车王请置大都护反映了东汉初期...
李选侍得到左光斗奏疏之后大怒,数次遣使召之,左光斗却拒不赴见。经过杨、左等人力争,九月五日李选侍移居哕鸾宫,皇太子朱由校复还乾清宫。九月六日,朱由校正式即帝位,下诏改元天启,是为明熹宗。
戚继光创立。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首次应用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帝,再加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被世人统称为“清朝十二帝”。在满清统治下的二百多年间,无论是繁盛的康雍乾三世还是没落的清王朝,都在见证着中国的发展。
弘光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太子遭禁,掀起了轩然大波,“南京士民”皆“哗然不平”。江防督抚袁继咸、宁南伯左良玉、广昌伯刘良佐等大臣上疏抗争。左良玉甚至起兵东下,声称“清君侧”,但不久病逝。据《明史》、《罪惟录》所载,这位太子也是伪装的,乃状貌酷似太子的高阳人王之明,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