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
1100年到1127年是北宋王朝的最后时期。在此期间,北宋的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但政治上由于宋徽宗的昏庸无能而更趋腐败。宋徽宗任用蔡京、童贯等奸臣,骄奢淫逸,崇信道教,大肆搜刮民财,百姓饥寒转徙,苦不堪言。北宋王朝好大喜功,两次对西夏用兵,劳民伤财。黑暗的统治导致人们纷纷起义,大大动摇...
1435年明宣宗逝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在此后的80多年中,明朝经历了景帝、宪宗、孝宗、武宗等几任帝王,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弘治中兴”的繁荣局面;但英宗时期宦官王振擅权却为明代以后的政治生活留下了阴影,从英宗至明灭亡,明政府多次出现宦官专政的事例,成为明朝政治的一大...
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也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元...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但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寒食节是在哪一天吧!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百科]
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他们选用的石头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和水晶石。用这些石料打制成的石刀质坚棱利,是很好的砍劈工具。其次是用蚌壳和兽骨磨制的蚌刀、骨刀,这类刀轻便锋利,适于...[百科]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前后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百科]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发生在华夏集团活动地域的东半部,较靠近东夷集团分布区,保存传说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于内乱,...
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百科]
广大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作为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已成为藩镇所摆布的傀儡,大唐已是名存实亡了。907年唐哀帝被迫禅位于梁,曾盛极一时、统治长达290年的唐王朝至此走完了自己的最后历程。唐代兴修水利工程以安史之乱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安史之乱后,南方农田水利建设呈...
649年,唐太宗死后,他的儿子高宗即位。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至唐玄宗时,才又安定下...
自“安史之乱”肇始,唐王朝由盛转衰,结束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时代。唐末百余年中,政治腐化,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激烈,整个王朝一片混乱。然而,在衰微之际,仍然有些皇帝和大臣,竭力挽回颓势,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改革。他们的所作所为,使唐中期出现过一个“中兴”局面。
大业十四年五月,李渊自立为帝,定都长安,改国号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唐王朝就此诞生。唐王朝建立后,一面稳定关中的局势,一面向四方扩展势力。在武德年间,陆续削平了各地割据武装。唐高祖时期,国家逐步统一,社会渐趋稳定,唐王朝的典章制度,其规模也日臻完备,为唐太宗“贞观之治”铺平了道路。...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
寒露是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节令交寒露,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一长为古尺八尺二寸,相当于今天的2.018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九月,又叫戊月、青女月、授衣月。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