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四金石史目录类二【金石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金石史二卷明郭宗昌撰宗昌字允伯华州人平生喜谈金石之文所居沚园在白崖湖上常搆一亭柱础墄皆有欵识铭赞手书自刻之凡三十年而迄不成盖迂僻好异之士也与同时盩厔赵崡皆以搜剔古刻为事崡着石墨镌华宗昌...[书籍]
《史记》在我国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它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开始于这个时候。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和简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书籍]
天外鹭鹚飞,风中健翮低。《菩萨蛮》藕花叶烂莼香歇,落赋归兮何处归?锦囊蹇用亦得意,桐隐何言严子矶。旧径石楼迷不见,藤萝无恙云褰衣。笛中仿佛梅花发,剪出商声片片飞。结夏空岩曷称快,檐花溪鸟两依依。杖接良朋樽贮酒,那得举网鲈鱼肥。遴毫磨墨谱轶事,得着如狂失如饥。樵夫野...[书籍]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书籍]
弗罪以思,惟我圣天子〔此处疑有脱误〕,言有一得,以裨吾国,万死奚恤,渠敢爱死而畏越厥职。"上得之喜,即擢为南宫郎。于是内廷始渐有所别,迄于建储云。艺祖禁谶书唐李淳风作《推背图》。五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倅心,故其学益炽。闭口张弓之谶,吴越至以遍名其子,而不知兆昭武基...[书籍]
砚史宋米芾提要《砚史》一卷,宋米芾撰。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之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则备列晋砚、唐砚以迄宋代形制之不同。中纪诸砚,自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而于端、歙二石,辨之尤详。自谓皆曾目击经用者,非...[书籍]
《唐阙史》,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书籍]
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书籍]
朓生珽,是为顺祖,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是为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是为宣祖。周显德中,宣祖贵,赠敬左骁骑卫上将军。宣祖少骁勇,善骑射,事赵王王镕,为镕将五百骑援唐庄宗于河上,有功。庄宗爱其勇,留典禁军。汉乾祐中...[书籍]
史記集解序裴駰〔一〕班固有言曰:〔二〕「司馬遷〔三〕據左氏、國語,〔四〕采世本、戰國策,〔五〕述楚漢春秋,〔六〕接其後事,訖于天漢。〔七〕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八〕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九〕亦其所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閒,斯...[书籍]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这部史书书写在竹简上,被称为《竹书》;由于它按年编次,又被称为《纪年》。有时还冠上出土的地点,被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一...[书籍]
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栗末靺鞨,其五部无闻。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李绩破高丽,粟末靺鞨保东牟山。后为渤海,称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官府...[书籍]
宫史(明)吕毖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三明宫史政书类二仪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明宫史五卷旧本题芦城赤隠吕毖校次毖始末未详考明末有吕毖字贞九呉县人尝撰事原初畧三十四卷序题崇祯甲申姓名时代皆相合疑即其人然艹茅之士何由得详记禁庭事殆不可解毋乃奄人知文...[书籍]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散文是我国古...[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