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中华姓氏的蒙学识字书籍,采用四言韵句,对不同的姓氏进行了排列,句句押韵。全篇504个姓氏,占流传至今还在使用的三千个姓氏的六分之一,但是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人口的姓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书籍]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书籍]
本书选辑医案六十余条,多属内科杂病。作者强调“医贵精详”。其治案,辨证审脉较细致,四诊合参,尤参掌握疾病的标本缓急,智圆行方,理法有致。[书籍]
书共一卷。题唐李德裕撰。经考证,原书久已佚失,惟自记独存,后人因据自记,杂采小说传闻以足成之,而伪称原本。今利用时当有所别择。[书籍]
《家政须知》[清]丁耀亢著序自序勤本节用逐末习苦防蠹多算广积通变因时十败跋附录丁野鹤青毡乐青毡笑吾友丁颐若,善读父书者也。忆乃翁野鹤先生,旷世逸才,于书无所不窥,著作甚富。其大者,论断古史,法戒昭乘;次而主盟词坛,古体、近体、歌行、赋记、赞颂,一切俱臻绝顶;兼及传奇、小说。...[书籍]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自幼聪明颖悟,《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宝元元年中进士,时年二十岁。宋英宗时,司马光常苦于历代史籍浩繁,帝王不便阅览,遂撰成《通志》八卷,英宗大喜,命置之秘...[书籍]
御题袁燮絜斋家塾书钞议论持醇正兴亡鉴古今致危惟戒逸胜怠莫如钦惜未聨全璧幸仍拣碎金流斯失法度先已获予心【袁燮解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节言人君岂能无安逸欢乐之时茍不至于过则亦不害其为法度流而不返便是失法度云云余昔游廵所至一览即过不肯因此稍稽庶政是以尹继善有驰驿游山之语余诗中...[书籍]
田家五行天文类【一】论日、月○日晕则雨。谚云:“月晕主风、日晕主雨。”“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日脚占晴雨。谚云:“朝叉天,暮叉地,主晴,反此则雨。”日生耳占晴雨,谚云:“南耳晴,北耳雨;日生双耳,断风截雨。”若是长而下垂近地,则又名曰“日幢”,主久晴。○日没后...[书籍]
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四转养阴,五转换骨,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脏六腑,八转育火,九转飞升。[书籍]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為大都出于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按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二卷不着撰人名氏书中春秋传素王二字下引宋真宗宣圣賛但称真宗不称宋又称御制则为宋人所着可知卷首题曰明本者宋时刋板多举其地之首一字如建本杭本之类此盖明州所刋本即今寕波府也末题歳次丁亥梅隐书堂新...[书籍]
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先以路吏转首领官,后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迁为昆山幕僚。因仕途不得意,晚岁久居西湖,以山水声色自娱。他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等词曲唱和,尊马致远为先辈。一生专力写散曲,尤致力于小令,是元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散曲...[书籍]
《杨家将演义》是一部较优秀的通俗小说。书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原型,在《宋史》都有传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在宋代已经流传。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在宋代已经流传。杨业死后六十多年,杨文广还活着的时候,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写...[书籍]
记载了许氏经治的病案90例,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籍为基础,结合作者个人的见解加以剖析,论述精要。作者并于此书中提出“十剂”的方剂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书籍]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