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咏茶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书籍]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书籍]
彊村老人评词[清]朱祖谋彊村老人论词最矜慎,未尝率意下笔。搜检遗箧,仅得三书,略有评语。特为迻录,以示赏音。《梦窗词集》,为老人用力最勤者。虽圈点至十数过,评语仅得十一字。其评〈瑞鹤仙〉「晴丝牵绪乱」下半阕「待凭信,拌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书籍]
《唐摭言》,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集。撰者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此书15卷,分一百零三门。每卷分若干标题,每个标题下或作综合论述,或分记若干有关故实,大致前三卷汇录科举制度掌故,其余十二卷按类记叙科举士人言行。记叙详细、生动,但又很少神奇怪异;且次序较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唐韵正小学类三【韵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唐韵正二十巻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四也其书以古音正唐韵之讹凡韵中之字今音与古音同者即不注其不同者乃韵谱相传之悮则注云古音某并引经传之文以证之其一韵皆同而中有数字之误则止就数字注之一东是也一韵皆误则毎字...[书籍]
唐语林,八卷,北宋王谠撰。系作者根据唐五代小说杂记资料,分类编纂而成。[书籍]
余曰:顾安所得其人者?饭牛矍然曰:有清陆清献公,以硕儒为循吏,道德文章百世不惑,而练川政绩,至今犹在乡老之口。得尽采之以实吾书,其兴趣当何如也!于是相顾称善。饭牛乃以其讲课之隙,排日为之。余更为之批末。书既成,复缀一言于此。果他日此书流行,而当世苛悍之风得以减杀其毫末,则...[书籍]
其先隴西狄道人,涼武昭王暠七代孫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為弘農太守。重耳生熈,為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儀鳳中,追尊宣皇帝。熈生天錫,仕魏為幢主。大統中,贈司空。儀鳳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諱虎,後魏左僕射,封隴西郡公,與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以功參佐命,...[书籍]
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讳虎,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书籍]
[书籍]
高祖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其七世祖暠,當晉末,據秦、涼以自王,是為涼武昭王。暠生歆,歆為沮渠蒙遜所滅。歆生重耳,魏弘農太守。重耳生熙,金門鎮將,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賜,為幢主。天賜生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书籍]
◎高祖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字叔德,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为幢主。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书籍]
天地生万物,惟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更出人中类。好人先忠信,好人重孝弟,好人知廉耻,好人守礼义。好人不纵酒,好人不恋妓,好人不赌钱,好人不尚气。好人不仗富,好人不倚势,...[书籍]
“解人颐”一语,最早见于《汉书.匡衡传》中,谓“匡说诗,解人颐。”《解人颐》一书,最初的编撰者不详,《四库全书总目》等均无著录,从全书内容分析,大约成书于明嘉靖时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长洲人钱德苍根据坊本予以增删替补,刊行于世。《解人颐》以“解...[书籍]
刘劭以人之筋、骨、血、气、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而呈显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等特质。此「五质」又分别象征「五常」仁、义、礼、智、信,表现为「五德」。换言之,自然的血气生命,具体展现为精神、形貌、声色、才具、德行。内在的材质与外在的徵象有所联系,呈显为神、精...[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