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侈淫逸的帝王之一。性风流,有才气,书、画、词、文无一不精,存世有真书、草书《千字文卷》以及《雪江归棹》、《池塘秋晚》等画卷。《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书籍]
御制开国方略序粤昔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徳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斯诚大圣人昭徳垂裕万世之训而非漫为谦辞也葢世之治乱犹日月之盈晦四时之周序治极必乱乱极亦必返治此守器者所宜保泰而嬗代循环所由有开剏也汤之后为武王其于处桀纣则武已不如汤矣三代以下武之不如其余又何足屈指数故以开剏论...[书籍]
伤寒论翼清·柯琴公元1644-1911年《伤寒论翼》,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既不取叔和旧制,又反对三纲鼎立。主张以方名证,方从六经。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石鼓论语答问提要【臣】等谨案石鼔论语答问三巻宋戴溪撰溪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已着録是书旧本有宝庆元年许复道序称淳熙丙午丁未间溪领石鼔书院山长与湘中诸生集所闻而为此书朱子尝一见之以为近道陈振孙书録解题所载与序相符其书诠释义理持论醇正而考据间有疎舛如解...[书籍]
大清国籍条例1909年第一章固有籍第一条凡左列人等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地方均属中国国籍︰一)生而父为中国人者二)生于父死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三)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第二条若父母均无可考或均无国籍而生于...[书籍]
论衡校释自序例略刘盼遂集解自序论衡校释第一卷逢遇第一累害第二命禄第三气寿第四第二卷幸偶第五命义第六无形第七率性第八吉验第九第三卷偶会第十骨相第十一初禀第十二本性第十三物势第十四奇怪第十五本篇题云「奇怪」。各本并同。讲瑞第五十第十七卷指瑞第五十一是应第五十二治期第五...[书籍]
琉球国志略凡例琉球国志略首卷琉球国志略卷一琉球国志略卷二琉球国志略卷三琉球国志略卷四上琉球国志略卷四下琉球国志略卷五琉球国志略卷六琉球国志略卷七琉球国志略卷八琉球国志略卷九琉球国$#...[书籍]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基本叙写依据,把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东周历史很有条理地贯穿起来,在语...[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经衷论书?提要【臣】等谨案书经衷论四卷国朝张英撰英有易经衷论已著录此书不全载经文但每篇各立标题而逐条系説亦如其説易之例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前有康熙二十一年正月进书原序一篇时英方以翰林学士侍讲幄故因...[书籍]
太平兴国中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盖咸平二年诏?改定旧疏,颁列学官。至今承用,而传刻颇讹。《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题曰:“某氏”,皇侃《义疏》则均题其名。案奏进序中称“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注》皆呼人名,惟包独言‘氏’...[书籍]
太平兴国中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盖咸平二年诏昺改定旧疏,颁列学官。至今承用,而传刻颇讹。《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题曰:“某氏”,皇侃《义疏》则均题其名。案奏进序中称“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注》皆呼人名,惟包独言‘氏...[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太极拳论王宗岳山右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书籍]
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