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六同文算指天文算法类二【算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明李之藻演西人利玛窦所译之书也前编上下二卷言笔算定位加减乗除之式及约分通分之法通编八卷以西术论九章卷一曰三率凖测即古异乗同除曰变测即古同乗异除曰重测即古同乗同除卷二卷...[书籍]
本書(一冊九二面五五、二○○字)集刊有關清代臺灣教育建置之碑文四十三篇,末附以「明志書院案底」二卷。碑文來源:一為日據時期前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編印「臺灣教育誌稿」所集三十六篇,一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中部古碑文集成」所集七篇。上述碑...[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古文尚书疏证书?提要【臣】等谨案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熈已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絶无师説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増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立自陆徳明据以作...[书籍]
本書(一冊九三面五五、八○○字)正文為「沈文肅公政書」卷五「福建臺灣奏摺」全卷,而以「政書」卷六、卷七「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中有關臺灣摺片選作「附錄」。作者沈葆楨,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初由進士,歷官至江西巡撫。清同治六年,奉旨充總理福建船政大臣。十三年,日...[书籍]
正文分七類:一曰地輿,分屬甲、乙、丙三部;二曰規制,屬丁部;三曰職官,屬戊部;四曰科目,屬己部;五曰列傳,屬庚部;六曰列女,屬辛部;七曰藝文,分屬壬、癸兩部。內容頗為詳贍,惜缺「物產」一類。其藝文類「兵事」一目所收詩文,極具史料價值。按此冊所指鳳山...[书籍]
本書(三冊四二一面二五二、六○○字)凡十卷,周元文纂輯;通稱「周志」。元文字洛書,遼左金州人;監生。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延平知府調補臺灣。秩滿,陞湖南辰沅靖道。「府志」之重修,初倡於鳳山知縣宋永清,延教諭施士嶽董其事;至五十一年,元文乃修而輯之,於是乎成。此...[书籍]
「弁言」首先說明此書係記臺灣林爽文事變及清軍平定之經過;繼云:『按林爽文起事於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迨五十三年二月莊大田被擒,其亂始平。本書不僅按日詳述亂事之發展與作戰之情況,且更及於地勢之險要與人事之曲折,使覽之者能得充分之了解』。此外,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紀...[书籍]
此外,著有「瑞桃軒文稿」及「詩稿」等書。「戴案紀略」分三卷:上、中兩卷倣編年「綱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記述;下卷則純屬附錄性質,將有關文案「錄而附之」而已。「施案紀略」一卷,亦屬編年體裁。「自序」有云:『惟九緞明係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书籍]
按「楊勇愨公奏議」全帙不止此數,此祇取其中十五、十六兩卷,並錄原書卷首「國史本傳」及「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兩文列於正文之前。[书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书籍]
本書稿本現藏新竹縣文獻委員會,今本係據以整理編印。門目分為封域、建置、賦役、學校、典禮五志(以上卷一至卷三)、職官、選舉二表、列傳(以上卷四)及風俗、古蹟、兵燹三考(以上卷五),殿以「文徵」(卷六)。[书籍]
全書共載一百七十九件文牘,除二十件奏章及十七件上諭與第三八種「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所載相同外,其餘多為原始資料。其中以委員周有基探報十二件、華廷錫與袁聞柝探報二件、鄭秉機探報十七件暨地方文武如枋寮巡檢玉懋功、千總郭占鰲、遊擊玉開俊、鳳山知縣李瑛、孫繼祖等稟報二十...[书籍]
清代文字狱档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编辑略例一本编用纪事本末体分案编纂每一案中材料之顺序以年月为次二本编材料取之于本馆所藏下列三种清代文书之中一军机处档二宫中所存缴回朱批奏折三实录编印时逐件于标题之下注明出处三本编内容约有上谕奏...[书籍]
辨志张尔岐民贵余廷灿储功篇上陈迁鹤储功篇下陈迁鹤性功唐甄中庸论张尔岐准孟上汪缙准孟中汪缙准孟下汪缙绳荀上汪缙绳荀中汪缙绳荀下汪缙衡王汪缙着议龚自珍通今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安福修学记施闰章经义制事异同论王昶传信录序方苞治安文献序陆寿名日知录序潘耒学古录序朱珪读大...[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古文尚书寃词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古文尚书寃词八卷国朝毛竒龄撰竒龄有仲氏易己着録其学淹贯羣书而好为异论以求胜凡他人之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词故仪礼十七篇古无异议惟章如愚山堂考索载乐史有五可疑之言后儒亦无信之者竒龄独拾其绪论诋为战国之伪书古文尚书自...[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