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书籍]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书籍]
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小引童子入学,塾师先授以《三字经》,欲其便诵也,识途也。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大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前曾托名叶天士,取时俗所推崇者,以投时好。然书中之奥旨,悉本圣经,经...[书籍]
玉照神应真经全文四阳俱立、定知难有阴尊。阴覆全逢、不是阳尊老寿。卦逢生气、天德合世、世长年。身命逢刑、反克而必、须夭*。时来破日、支凶而干见还轻。患难官灾、远近而自分得失。两分交战识取尊卑。三犯月台胎、祖宗尤祸。丙戊丁甲、时连戌亥、道士僧人。魁罡见其、往来加临、狱官屠讼。寅...[书籍]
诗经稗疏(清)王夫之撰诗经稗疏卷一汉阳王夫之撰周南周南召南,郑氏诗谱曰雍梁荆扬徐豫之人咸被文王之徳而从之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邑六州者得二公之徳教尤纯故独录其诗属之太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胡氏春...[书籍]
心经宋真德秀帝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子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心人道,心之异者,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尔。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十一经问对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按十一经问对五卷题本题何异孙撰不着时代考其第二卷中论孟子彻法助法称大元官制承宋职田则当为元人第一卷中论论语莫春者称王稼村先生于杭州府学讲此一章稼村为王义山之号义山宋景定中进士入元官江西儒学提举异孙...[书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六孝经问孝经类提要【臣】等谨案孝经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着録是编皆驳诘朱子孝经刋误及呉澄孝经定本二书设为门人张燧问而奇龄答凡十条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文无二本三曰刘?无伪造孝经事四曰孝经...[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四石经考目录类二【金石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石经考一卷国朝顾炎武撰考石经七种裴頠所书者无传开元以下所刻亦无异议惟汉魏二种以后汉书儒林传之讹遂使一字三字争如聚讼欧阳修作集古録疑不能明赵明诚作金石録洪适作隶释始详为核定以一字为汉三字为魏然考证...[书籍]
《浑元剑经·剑髓千言》剑髓千言夫剑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和缓中锐锋,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入妙。飞来飞去,无影无踪。作云作雨,如虎如龙。变化莫测,转展无穷。诛人间之恶党,斩地下之鬼精,可破阵以攻城,随手指点,草木皆兵;可防一身之害,资三捷之成。故珍为致宝...[书籍]
前一部分分述十四经脉,每一经先论经络循行及主病,次脏腑形态,次经穴歌,次分寸歌,并分附腑图、经络图于后;后一部分分述人体四肢百骸的经络配属及其生理病理。全书条理井然,博而不杂、详而有要,对于后学系统研究经络腧穴理论具有很大的...[书籍]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郭曰博施二音施一作陁任臣案元览作防字彚作防防读书考定作防訑骈雅曰羊九尾而四耳曰猼訑又事物绀珠云防防似】[书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书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20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性的启蒙教材,关于它的作者一直是个历史“公案”。2002年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则报道,说在广东顺德举办的一次历史档案文献展上,展出了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