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八真迹日録艺术类一【书画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真迹日録五卷明张丑撰前有丑自题称书画舫成鉴家谓其麤可观览多以名品卷轴见示就正因信手笔其一二命曰真迹日録随见随书不复差次时代葢以渐缀缉成编也此本为鲍士恭家知不足斋所刋凡原本所载与书画舫重复者如虞永兴破邪论王右军鹘...[书籍]
本書(一冊八八面五二、八○○字)分二卷,李元春輯。元春字時齋,陝西朝邑人。清嘉慶三年,舉鄉薦。咸豐四年卒,年八十六。此書原為「青照樓叢書」之一種,無序跋。卷一首述地志,次風俗,又次物產,又次勝蹟,末原事(雜記林道乾、顏思齊、紅毛番暨鄭氏先後據臺之事);卷二首述軍政,次兵燹...[书籍]
前有後唐清泰二年萧渊序,云黄巢时群盗发冢,得石刻弃之,先人偶见载归,後遗命即以褚石为椁。又有释义堪序,云石刻得之萧氏冢中,凡十有九片,其一即萧渊序也。又有嘉泰元年丁介跋,称此书初得萧氏父子护其石而始全,继得僧义堪笔之纸而始存,今得刘义先锓之木而始传云云。考周密《癸辛杂识》...[书籍]
时诸姬并不得进,惟贵妃侍焉。而柳太后犹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而皇后素无宠于后主,不得侍疾,别居求贤殿。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嵋栏槛之类,悉以沉檀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书籍]
丽容)西楼(素徽)投梭(缥风)玉环(玉箫)金雀(彩凤)赠书(轻烟)绣刻玉环记定本玉环记目录第一出副末开场第二出约友赴选第三出延赏庆寿第四出考试诸儒第五出玉箫叹怀第六出韦皋嫖院第七出赏妻训女第八出赶逐韦皋第九出韦皋思忆第十出皋谒延赏第十一出玉箫寄眞第十二出延赏赘皋第十三出玉箫女亡第...[书籍]
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去声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直追轮为大辂音路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书籍]
帝范,唐朝李世民撰。此书系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他在赐予子女时云,再三叮嘱,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全书12篇,分上、下两卷。言简意赅,论证有据,凡"帝王之细,安危兴废,咸...[书籍]
聚珍输妙手,古锦枉摩挲。绣伊李禧吴序酒酣蚁绿,索引钩深;灯晕蜡红,分曹射覆。喻黄绢而参齑臼,幼妇外孙;挥彩毫而拓花笺,文人学士。智譬何巧,蒙求有功。十九寓言,再三渎告。既钩心而斗角,打破疑团;复拄腹而撑肠,绎寻妙绪。丝抽乙乙,蚕浴争功;木伐丁丁,鸟鸣求友。别名文虎...[书籍]
《六十种曲玉合记》(明)梅鼎祚玉合记(明)梅鼎祚着绣刻演剧十本第三套春芜(朱玉)琴心(相如)玉镜(温峤)怀香(韩寿)彩毫(李白)运甓(陶侃)鸾鎞(杜恙)玉合(韩翊)金莲(苏轼)四喜(宋郊)绣刻玉合记定本玉合记目录第一出标目第二出赠处第三出怀春第四出宸游第五出邂逅第六出缘合...[书籍]
加上时当乾嘉朴学鼎盛之时,编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内府图书,文章本身也不像诗歌那样流传多歧而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全唐文》的质量较之《全唐诗》要好得多。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书籍]
加上时当乾嘉朴学鼎盛之时,编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内府图书,文章本身也不像诗歌那样流传多歧而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全唐文》的质量较之《全唐诗》要好得多。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书籍]
加上时当乾嘉朴学鼎盛之时,编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内府图书,文章本身也不像诗歌那样流传多歧而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全唐文》的质量较之《全唐诗》要好得多。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书籍]
故刘禹锡有诗云:“伏睹玄宗皇帝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又《逸史》云:“罗公远天宝初侍玄宗,八月十五日夜,宫中玩月,曰:‘陛下能从...[书籍]
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如锺、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且以南朝教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唯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草书,无复隶古遗意。即以焦山《瘗鹤铭》与莱州郑道昭《山门》字相较,体近相近,然妍态多而古法少矣。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书籍]
《续书断》一文选自《墨池编》第九、第十卷,《墨池编》一书是朱长文选辑的历代书法论文汇编,而其中《续书断》一篇是他自己的著作,继唐张怀瓘《书断》之后,仿其体例,继续把唐宋时期的书家,按上、中、下(神、妙、能)三品,一一评论,以补《书断》之缺。《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