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别裁集》清?沈德潜卷一刘基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进士,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后为胡惟庸毒死。正德中追谥文成。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逐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乐府高于古诗,古诗高于近体,五言近体又高于七言。【走马引】天冥冥,云蒙蒙,当天白日中贯虹。...[书籍]
续碑传选集续碑传选集一长龄长文襄公事略史善载甘肃宁夏镇总兵署和阗办事大臣署甘肃提督史公墓碑丁朝雄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杨兆璜休致直隶广平府知府杨君墓表温承惠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直隶总督慎余温公墓志铭倪起蛟福建海坛镇总兵官镇海倪公神道碑铭孙大刚海坛...[书籍]
有《洪度集》一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卷次)卷803_1「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卷803_2「春望词四首」薛涛花开不同赏,花落...[书籍]
祝君夏日过章门,予邂逅适愿,获览其所惠诸集,益为向慕。予闻万物耗于动而生于静,静者神明之舍,群生芸芸,于此待命,而斟酌不竭者也,惟静能养。孟子云∶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是岂落见闻知解者。武侯志在经世,而曰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
元衡字湘南,安徽桐城貢生。清康熙四十四年,歷官至臺灣同知;嘗數攝諸羅篆,並署府符。至四十七年,陞東昌知府去。本書係一詩集,為來臺之作;因臺有赤嵌城,取以名集。詩凡三百六十篇,自乙酉(康熙四十四年)至戊子(四十七年)按年分卷。所詠多屬臺灣風物,其中尤...[书籍]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目录第一禀咸丰十年四月六日一一一○一-一、二(一)香山港长佑宫首事张自得,为兴修捐题,请淡水厅给发示谕(附艋郊殷实头人名单)第二牌式、仪注式光绪五年闰三月五日一一一○二-一(二)新竹知县刘莅任,阅城牌示及仪注第三禀光绪九年七月十三日一一一○五...[书籍]
一得集清心禅(释)叙唐时有西域治疾方一卷。乃西域仙人取传见艺文志。余小蓬莱谣有云。炼就金丹一粟黄。不堪大众共分尝。待游西域仙人到。备说人间治疾方。即谓此也。夫道家龙虎铅汞。徒托空谈。桐柏真人以大还丹。命张老沿门唤卖。究竟何人白日升天而去。不如王侯单方。救人疾苦。不失为菩萨...[书籍]
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集传纂疏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集传纂疏六卷元陈栎撰栎字夀翁号定宇休宁人宋亡之后隐居三十八年至延祐甲寅年六十三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以病不及防试越二年上书干执政不报遂终于家年八十有三事迹具元史儒学传董鼎书传纂注所称新安陈氏即其人也是编以疏通蔡传之...[书籍]
陶渊明逝世百年后,《陶渊明集》[1]萧统收录陶渊明诗文并编纂成《陶渊明集》,是为我国第一部文人专集。萧统亲为陶集作序,《陶渊明集序》高度赞扬陶渊明人格与作品。自始,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一集伟大的作品才得以面世。[书籍]
《孟子集注》为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确立了地位。主张“民重君轻”的孟子被正式确立了亚圣的地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开明专制的时期。《孟子》共七篇,是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之身价倍增,从子部...[书籍]
序跋集萃(一)词集词作序跋玄真子渔歌记(唐)李德裕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于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书籍]
论语集释程树德撰凡例一、《论语》注释,汉时有孔安国、马融、郑玄、包咸诸家,魏则陈群、王肃亦有义说。自何晏《集解》行,而郑、王各注皆废。自朱子《集注》行,而《集解》及邢、皇二疏又废。朱子至今又八百余年,加以明清两代国家以之取士;清初名儒代出,著述日多...[书籍]
毛子子晋刻《历朝诗集成,余抚之忾然而叹。毛子问曰:“夫子何叹?”余曰:“有叹乎?余之叹,盖叹孟阳也。”曰:“夫子何叹乎孟阳也?”曰:“录诗何始乎?自孟阳之读《中州集始也。孟阳之言曰:‘元氏之集诗也,以诗系入,以人系传,《中州之诗,亦金源之史也。吾将仿而为之...[书籍]
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他一生...[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