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聊斋志异》,又名《女聊斋》,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传诗説驳义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传诗説驳义五卷国朝毛竒龄撰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作鲁诗世学一书往往自出新义得解于旧注之外恐其説之不信遂托言家有鲁诗为其逺祖稷所传一为子贡诗传一为申培诗説并列所作世...[书籍]
(清)朱右曾辑王国维校补黄永年校点王国维撰黄永年校点《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魏国的史书,此书原来没有书名,后来人们从它编年体的体例来命名为《纪年》,原书本是竹简,所以称为《竹书》,一般的都称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书籍]
提要《诗考》一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编则考三家之《诗》说者也。《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於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今三家《诗》惟《韩诗外传》仅存,所谓《韩故》、《韩...[书籍]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详彼略,此有彼无,前後异次,卷帙异数。其字句之讹,...[书籍]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详彼略,此有彼无,前後异次,卷帙异数。其字句之讹,则各本皆然。...[书籍]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书籍]
单承彬〈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将定州40号汉墓出土的简本《论语》和《说文解字》中《论语》引文、《论语》郑注本、东汉熹平石经本《论语》进行对比较后,指出定州本不仅与许慎所见鲁壁古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与郑玄用作校本的《古文论语》也显然不同,应该属于今文《鲁论》系统;...[书籍]
元诗纪事(近人)陈衍辑●目录原叙凡例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书籍]
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二家诗选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二家诗选二巻国朝王士祯删録明徐祯卿高叔嗣二人诗也明自?治以迄嘉靖前后七子轨范畧同惟祯卿叔嗣虽名列七子之中而泊然于声华驰逐之外其人品本高其诗亦上规陶谢下摹韦栁清防婉约寄托遥深于七子为别调越一二百年李何为众...[书籍]
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陆士龙云:“虽随手之妙,良难以词谕。”要所能言者尽于是耳。△崇意虞舜教夔,曰“诗言志”。何今之人,多辞寡意?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精思...[书籍]
序康熙甲辰,余应岁试,识孝舆场中。时罗履先同余寓仙湖,何报之、陈圣取朝夕相过,孝舆并缔交称莫逆。诸子皆学使惠公所赏识,同在师门,风义倍敦也。孝舆性情笃雅类履先,风致潇洒类报之,志大则似圣取。惟圣取不修边幅,颓然自放,与孝舆颇异。余亦疎慵忤物,而孝舆反并爱之...[书籍]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攷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攷一卷宋王应麟撰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今三家诗惟韩诗外传仅存所谓韩故韩内传韩説者亦并佚矣应麟检诸书所引集以成帙曰韩诗曰鲁诗曰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