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
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而圣人之所以圣者无他焉,以其独能全此而已。此书与太极图相表。诚即所谓太极也。“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此上二句,引易以明之。干者,纯阳之卦,其义为健,乃天德之别名也。元,始也。资,取也。言干道之元,万物所取以...[书籍]
此书卷一-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关文献中辑录的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法及药性$#...[书籍]
前有自序,称自昔好事者,为牡丹、芍药、海棠、竹筍作谱记者多矣,独菊花未有为之谱者,余故以所见为之云云。然刘蒙《菊谱》先已在前,正志殆偶未见也。末有後序一首,辩王安石、欧阳修所争楚词落英事,谓菊有落有不落者,讥二人於草木之名未能尽识。其说甚详,是可以息两家之争。至於引诗访落...[书籍]
又自度聪明才力皆有所不暇给,计惟节之于起居食饮之常,谨之于四时六气之辨,于以闲嗜欲、颐情志、顺性命,以托赋于天。至谈医则不敢知,诚重之也,诚难之也。忆曩在都中,吴航陈修园先生以名孝廉宰畿辅,医名震日下。尝奉檄勘灾恒山,时水之后,疾疫大作,先生采时方百余首,刊示医者...[书籍]
王好古本人则总结古代文献中有关理论,编入五脏苦欲补泻用药味、脏腑泻火药、五宜、五伤、五走、服药可慎、论药所生、天地生物有厚澕堪用不堪用、气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剂等药性理论内容。卷中、下为中药各论,收集药品228味,分草、...[书籍]
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详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方药外,尚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药方歌诀以及眼科常用药的药性论等。[书籍]
医法圆通清·郑寿全著卷一用药弊端说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阴阳二字,万变万化。在上有在上之阴阳实据,在中有在中之阴阳实据,在下有在下之阴阳实据。无奈仲景而后,自唐宋元明以逮本朝,识此者固有...[书籍]
每题以古词居前,拟作居后,使同一曲调,而诸格毕备,不相沿袭,可以药剽窃形似之失。其古词多前列本词,后列入乐所改,得以考知孰为侧,孰为趋,孰为艳,孰为增字、减字。其声词合写,不可训诂者,亦皆题下注明。尤可以药摹拟聱牙之弊,诚乐府中第一善本。明梅鼎祚《古乐苑》曰:郭氏...[书籍]
《肘后备急方》共八卷,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病证。每病皆论及病候,略记病因,审明治法,依法立方,据方配药,并兼以针灸。用方药简易得,价廉而效;针灸不言腧穴,只言分寸,明了实用,因此实用价值颇高。[书籍]
医医小草清宝辉序予友玉删宝君,姿性杰出,好读书而尤致力于医,医书无所不窥,凡岐轩方术,与夫古今名家诸集,皆能潜心考究,默寻指归,如此者亦有年,其间或有因疑得悟,因悟得解者,爰撮其大要,着为论说,名之曰《医医小草》。予周览一过,窃叹宝君此书,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补古人之所不逮...[书籍]
滇南本草兰茂《滇南本草》序(据务本节录,参考世、胡本校改)余幼酷好本草,考其性味,辨地理之情形,察脉络之往来,留心数年,合滇中菜蔬草木种种性情,并着《医门揽要》二卷,以传后世。后有学人,切不可贪大利而泯救病之思。凡行医者,合脉理参悟,其应如响,慎之慎之!滇南杨林止...[书籍]
《时方歌括》共收录了唐、宋以后的中医常用方剂一百零八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并将各方韵为歌诀。每首方剂之后,在按语中补充了该方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并用现代中医的方药理论予以简明扼要的分析,旨在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方的作用、适应范围、主治病证,丰富和开拓...[书籍]
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就本书所选取的内容来看,作者是颇费一番心机的,主要表现在选用大量针灸歌赋上。[书籍]
主要著作有:《唐·新修本草》、《补辑肘后方》、《海药本草》、《脏腑病因条辨》、《雷公炮炙论》、《濒湖炮炙法》、《校点证类本草》、《本草经集注》、《中医八大经典全书》、《雷公药对》、《本草图经》、《开宝本草》、《本草拾遗辑释》、《大观本草》、《食疗本草》等。内容简介...[书籍]
幼科铁镜清夏禹铸凡例卷一九恨十三不可学十传摹看手指筋纹乃医家异教说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说治病不可开门揖盗说汤方内更换药味说看病秘诀死症辨卓溪家传口诀推拿代药赋卷二阐明五脏生克以知补母泻子辨脐风辨胎寒辨胎热辨胎毒发丹辨胎惊胎风辨胎黄辨蒸变辨脾实热虚热辨脾湿辨肺热...[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