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骞(508年-549年),字希义,小字景元,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高平宣王李顺曾孙,中国北魏大臣、文学家。正光二年(521年),李骞年十四,为国子学生,以聪达见知,历任大将军府法曹参军、太宰府主簿,转中散大夫,迁中书舍人,加通直散骑常侍,进散骑常侍、殷州大中正、镇南将...
北齐范阳涿人,卢恭道子。袭祖爵大夏男。文辞华美,下笔立成。举秀才。文宣帝天保末,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好臧否人物,众共嫉之。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官。[人物]
太清之乱,奔东魏,仕北齐。孝昭帝皇建中拜太子中庶子。[人物]
好饮酒,尝以蚤虱、蜗虫、虾蟆等为题作赋,又作《禽兽决录》,指刺权贵,文章传于闾巷。自称“卞田居”,妇为“傅蚕室”。[人物]
郦恽(493年~528年),字幼和,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安州刺史郦夔之子,吏部尚书郦道元堂弟。好学,有文才,有做官的本事。正光年间,幽州刺史裴延俊辟为主簿。从裴延俊为讨胡行台尚书,授行台郎,加征虏将军,赐爵魏昌县开国子,邑三百户...
北魏末,与兄弟共在乡里招集部曲起兵。后随高欢讨尔朱氏,屡立战功,官至侍中、司徒。后为西南道大都督,攻克上洛,俘西魏洛州刺史及将帅数十人。复为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都督,为鲜卑权贵所惮服之唯一汉将。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封京兆郡公。后与侯景等共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邙山之役,为西...[人物]
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河间王元定之子。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起家并州骑兵参军,转光州录事参军,迁襄威将军、大宗正丞,皇族宗室事务。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卒于洛阳,时年三十岁,葬于长陵之东。北魏宗室
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曾孙,无上王元劭之子。元韶勤奋好学,外表俊美。爱好儒学,礼贤下士。孝庄帝即位后,袭封彭城郡王。迎娶齐王高欢之女。东魏时期,历任侍中、太尉公、录尚书事、司州牧、太傅。北齐建立后,降封彭城县公。最终被高洋囚禁而死。东魏、北齐宰...
—580)北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豆卢突。宇文泰第七子。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轻艳。武帝建德元年为大司马,后封赵王,除雍州牧。五年攻齐,为三军总管,积功拜太师。杨坚辅政,招设宴密谋杀坚,事觉被杀,谥僭。[人物]
后投元帝,授黄门侍郎,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校雠秘府图籍。入陈,累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侍东宫讲《论语》、《孝经》。撰有《周易讲疏》等。[人物]
--1505年):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升锦衣卫副千户游铭为本徫正千户及其弟百户钦俱与世袭铭钦皆驸马都尉游泰庶子也。据《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弘治十八年(1505年),授驸马都尉游泰庶子铉为锦衣卫百户,先是泰子钦恩授世袭百户卒,泰...
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迁太子詹事。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人物]
曾校定秘阁四部书,更为目录。又奉命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列为品目。累迁侍中,东宫学士,出为临川内史。母忧去职,居丧过礼,昭明太子萧统手书劝其节哀。后官至国子祭酒。卒谥贞。[人物]
北魏外戚大臣,凉武昭王李暠玄孙,尚书仆射李冲长子。出身陇西李氏仆射房,温和善良,门荫入仕,起家太子舍人。宣武帝即位后,承袭清渊县侯,累迁左将军、光州刺史。孝庄帝即位后,作为母舅的身份,超迁侍中、太傅、录尚书事,受封濮阳郡公。永安二年,出任使持节、司徒公、东道大行台...
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