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男,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南昌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
陈诩,南朝陈宜都王叔明公八世孙,陈佥公六子,字博物,唐翰林学士,中和2年壬寅(882年)黄巢寇浙西避乱奔处州之邑西溪头浆安村,岁久未宁因卒焉公葬本境炭窑,妣曾氏葬灵山寺东生子四:彪、焕、成、仁。[人物]
陈骞(qiān)(201年-281年12月22日,一作212年—292年),字休渊。临淮东阳(今安徽天长)人。曹魏司徒陈矫之子,西晋开国功臣。自幼为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初为尚书郎,历任中山太守、安平太守,任内均以良好治绩闻名。后被征为相国司马、长史,再迁御史中丞、再迁尚书,获封安国...
俞明诗十八岁嫁给陈三立为继室。善操琴,自号“神雪馆主”,操琴雅室为“神雪馆”。癸亥年(1923年)六月二十九日卒于金陵散原别墅。有《神雪馆诗》。有子陈寅恪。陈三立继室、神雪馆主
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
陈鹏年陈鹏年(1663-1723),字北溟,号沧洲,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进士。累擢江宁知府,苏州知府,禁革奢俗,听断称神。以清廉著,有“陈青天”之称。卒谥恪勤。其书法亦为世所称道,善行、草书,罢官时,持易酒米,人争藏弆以为荣。有《道荣堂文集》、《...[人物]
(203—253)三国吴琅邪阳都人,字元逊。诸葛瑾子。弱冠拜骑都尉。孙权嘉禾三年,攻山越,收其丁壮为兵。任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孙权卒,辅立孙亮,任大将军,封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专国政。攻魏之合肥新城,不拔,士卒伤病,民怨沸腾,退兵。寻为吴宗室孙峻所杀。[人物]
陈大受(1702年-1751年),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祁阳(今属永州)人。中国清代散文家、大臣。陈大受6岁始就私塾,从邑廪生蒋一荐之门。21岁,补邑庠生,受知于督学黎致远。雍正七年(1729年),中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元年(1736年),散馆,授编...
陈珪(生卒年不详),字汉瑜,徐州下邳淮浦人,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一作陈璃)、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陈登、陈应之父。官至沛相。东汉末年沛国相
陈季须,又名陈须(?—公元前116年),西汉人,堂邑夷侯陈午之子,孝武陈皇后陈氏的兄弟。西汉人物
陈晃(越南语:TrầnHoảng;?—1290年),又名陈日烜或陈威晃,越南陈朝的第二代君主,开国君主陈太宗的长子。年号绍隆和宝符。庙号圣宗。陈朝第二位皇帝
陈蟜(前2世纪-前116年),《汉书》写作“陈融”。西汉隆虑侯。馆陶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之子。汉武帝陈皇后的兄弟,另有同母兄弟陈须(又名陈季须)。
陈谌(生卒年不详),一作陈淑,字季方,颍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人。东汉名臣陈寔之子,陈纪之弟。与陈寔、陈纪齐德并称“三君”。曾被辟为司空掾,未从命,英年早逝。东汉历史人物
陈奣(TrầnMạnh;1300年-1357年),即陈明宗(TrầnMinhTông),是越南陈朝第五代君主,1314年至1329年在位。《元史》作陈日爌。在禅位给儿子陈宪宗之后,陈明宗被尊为太上皇,执掌朝政。1341年宪宗逝世,裕宗继位。明宗继续执政,直至1357年逝世。#$...
陈逵,字林道。陈眕子,出身自颍川陈氏,是三国名士陈群的后裔。东晋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