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自觉精神形成于孔孟荀,后世儒者基本承袭了这一原点精神并略有创发,它们构成了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这种状况,孔子深感不安和忧虑,认为礼制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2008年一月下旬去年夏天我到过少林寺两次,所见所闻令我非常惊讶。他们告诉我这很正常,因为少林寺总是立于新科技的尖端。僧人早上六点起床进行热身慢跑,我则从七点半开始在宾馆房间做瑜珈。另一个场景中,盒子构成了一朵莲花,他则像年轻的佛陀一样坐在中央,进入难以置信的沉静状态...
相反,民间的儒学倒还具有相当的活力。他要求废除“一家之法”,恢复“天下之法”;变君主民客为民主君客,使人民重新成为君的服务对象。为改变君主专制,他提出把学校变为议政机关,天子的政策法令要经学校议论通过方可实施。王夫之思想深刻,知识丰富,达到了儒家理学的新高峰。他说...
在漫长而绚烂的中华文明史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这一时期,不仅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思想领域也经历了深刻的整合与重塑。其中,儒学思想的融合与变异,尤为引人注目。儒学,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其核心理念是仁、义、礼、智、信,这些理念构成了...
为了使问题更加明晰和易于集中讨论,本文在此把讨论的范围确定在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特别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这个问题,孔、孟、荀的共同回答是:实行德治!但德主刑辅只是说明先秦儒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证明他们重视...
当然,儒学对此也有一套理论上的说法。无疑的,儒学在强调人与万物在存在上的一体性、同一性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与其他动植物的差别。儒学肯定,在一体之仁中,人与自然万物共一个天地父母而有同胞手足之谊,万物当同享一体之生趣。基本上,儒学对这一“伦理两难”问题...
4但是,韩愈在他影响很大的《原道》中,把荀子与扬雄并论,一同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则是对荀子之学的致命伤害。5在大讲道统之传和心性之学的宋明道学中,这种伤害被加剧。郭沫若认为荀子的思想相当驳杂,甚至于认为他是杂家的祖宗。在学术史上,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官商互济”,则是儒商结合的演化与结果。歙人汪道昆多次强调徽州以业商为最主要。所以对从商者文化水平要求较高。儒商结合,既意味着一个人儒贾兼治,也体现在诸子中业商、业儒的分工。有的竟经科举而官宦。“凡有关乡闾桑梓者,无不图谋筹划,务获万全”(101)。对...
吴虞认为,中国历史之所以仅成此一治一乱之格局者,其最根本的责任只能由儒教来承担。政治化的儒家就是政治权力高于社会;政治高于经济;官僚政治高于个人的创造性。这种形式的儒学,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必须加以彻底批判,才能释放一个国家的活力。
少林因为《少林寺》这部电影而被火热追捧起来,少林武术也从此慢慢走出这座小城,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不仅使登封成为“儒道佛”三教荟萃之地,还成为少林国际武术发源地。这里的禅武文化独具...
在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兴起恐怕是自原始宗教文化滥觞以来又一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而儒家学说和思想文化,则是始终与这一非中心化过程同步、并体现其基本精神的主要私学派别和文化。谈到儒家的思想及其源流,过去的学者较多注意到商...
经,指儒家传统的经典著作。从西汉到清代,有十三种儒家文献渐次取得“经”的地位,形成了“十三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
因此徐复观对那些对中国文化持严厉批评态度的人深不以为然。他指出,人类文化就本质而言,东西双方原是一致的。双方之所以有其基本上相同之点,就是因为彼此都是从人类的常识出发。为此,首要的问题是寻求彼此双方可以沟通、联结的基础或契机。然而二人所找到的基础则显然不一样。
在明星模仿秀环节中,四位票友上台进行模仿动作,林外贸用书生临江赏景的程式亮相言传身教为票友们进行传授。节目在一曲《马老师细语谈古人》结束了当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