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晖
元修和,生于1937年,祖籍山东,曾师从著名音乐家,演奏家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是一代大师赵松庭的第一位正式学生。1953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深造,主修二胡,板胡,后又学习钢琴及打击乐。1956年开始跟随赵松庭正式学习中国竹笛。元教授是第一个把南派竹笛引入北方的领路人,还在长...
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元,是中国道教称谓。道教将每年的农历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节”,典出...
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夫子庙江南贡院是苏皖两省乡试、会试的考场,规模为各省之首,用于考试的学舍就达2万多间。大比之年,各地学子汇集金陵,争相夺魁,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学馆、考棚附近卖起...
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一时之...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同时,各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我国和世界...
一.散曲的体制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体诗,是流行于北方的民间歌曲的总称,又称“北曲”。套数是由若干首宫调相同的只曲连缀而成的组曲,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散曲还有一种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特殊形式,称为“带过曲”。词被称为“诗余”,散曲...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所谓“包”汤圆“滚”元宵,元宵、汤圆是两回事,这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撕去“板油”...
正月十五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夜,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观灯元宵节甘州人们最隆重的活动莫过于观灯。灯场所用彩灯,均由各家各户自己制作、自愿捐献。灯场会变成万众欢腾的海洋。可见,元宵节“烧秦桧”的习俗相沿已久。与敬岳王庙等忠臣良将形成鲜明对比,...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天中节、鬼节等。正月十五是道教的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相传为赦罪地官清虚大帝的生日。传统节日,又叫鬼节、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道教将一年分为阴阳两半,正月至六月称为天官,七月至十二月称为地官,故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
元曲有严格的形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当时“八娼九儒十丐”的文人地位相关。关汉卿是河北人,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且位于“四大家”之首。贾仲明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
伴随元宵佳节流传至今的,除了节日各种习俗外,还有许多关于元宵节的趣闻,这些趣闻表达了人们的爱憎及幽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中国民间十分流行的谚语,其出自一个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宋朝有个人叫蔡君谟,在他任福州知州时,为了粉饰太平,命令元...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道教称“上元节”。耍社火、吃元宵、玩灯赏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酒泉的社火有舞狮、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等。酒泉民间的花灯形式繁多,上至天上飞的,下至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无一不有。献面牛意在保护牲畜,发展生产。其中正月燃灯,在酒...
农历七月十五日,被民间称之为七月半,道教称之为“中元节”。故此,七月初十至十五日以前,平利民间普遍有买火纸香表接引亡故的父母先人回家过“七月半”或上坟祭祖的习俗。中元节源自于民族宗教信仰,是道教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是三官的生辰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