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李贽发现束缚文艺的最大障碍正是所谓“礼义”。首先,他认为诗歌创作应当本于情感之自然。自汉魏至两宋,以平淡为美蔚为一代风尚。李贽的自然论一举打破了崇尚平淡的美学观。“以自然为美”,可以说是李贽诗歌理论乃至文学思想的核心。
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教胜地,青城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两人同游梁、宋,在那里又遇高适,怀古登临,纵酒射猎。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
此诗历代李白诗文集均未收录,仅见于四川彰明、江油二县县志。碑石原在匡山大明寺遗址,今已移至江油县李白纪念馆。大明寺,兴建于唐初,葺修于北宋。这是青年时期的李白读书的地方。当时唐玄宗励精图治,使国家欣欣向荣,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别匡山》一诗很好地表现了...
特色之一,吟酒诗数量众多,在李白全集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刘熙载《艺概》将李白的诗分为“言侠、言仙、言女、言酒”四类,语虽不免偏颇,而言李白吟酒诗多则属不虚。李白的吟酒诗,不是用浓墨重彩渲染酒的形、色、味,而是侧重于言情述志,写诗人本人与他人的狂欢痛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妇孺皆知的名句,出自南唐著名的皇帝词人李煜。李煜虽然在治国上才能平平,却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王国维先生曾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
李阳冰,字少温,曾官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故世称李监。其篆书历来被宗为楷模,对后来书坛影响极大。后人论篆,往往视唐李潮与阳冰为一人,实误。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仰圣朝之鸿烈,法高代之盛事,死无恨矣。至灵帝好书,...
生平简介「李祁」字肃远,雍丘人。吕本中《师友杂志》谓其于崇宁间与王尧明同学校,李祁先登科。李祁词作鉴赏此为怀人念远之词。全词以行云流水般的空灵笔调,从闻歌入乎,转入梦境,又由梦中寻觅转入对月怀人。整首词回旋往复,句琢字炼,清空醇雅。上片首句以一个“清”字为...
四百多年前,正是李时珍的出现让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攀上了高峰,因为其卓越贡献,李时珍及其成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李时珍少年时听从父亲教诲专心于考取功名之路,但到1551年,李时珍三十三岁时,他告别科举道路,决心学医。李时珍将毕生的所思、所学、所...
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斯特,以“小提琴的魔鬼”帕格尼尼为目标,勤学苦练,最终登上了“钢琴之王”的宝座。在结婚请柬发出后,却接到教皇“不准结婚”的裁决。少年李斯特在剧烈痛苦之中,做出了他的决定:献身于宗教。”第二天,音乐会如期...
李时珍历时30年,参考了800多种书籍,经三次修改,终于编成一部空前规模的本草著作,命名为《本草纲目》。全书分16纲,62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09幅。李时珍诊治疾病极为认真,治疗效果卓著。楚王因此认为李时珍医术、品德皆佳,召聘为王府奉祠,兼良医所事...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美酒佳看,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死的悲哀,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成功地构塑新奇意象使李贺成为一名杰出的诗歌天才。李...
我问母亲,是李叔和李婶又在打草绳吧。母亲说只有李叔一个人了,去年李婶走了,心脏病突发。儿女无奈妥协,一再规劝不要再辛劳,可是李叔和李婶呀,管不住自己的腿脚,踏上那台机器,转出来的还有一串串幸福的笑声。李婶的嗓音不算很好,但在...
李祥霆教授既是演奏家,也是作曲家。李祥霆教授出版了六张个人演奏专辑,录制有多种个人音乐会及教学的录影片,其中《落霞流水》于1991年获台北唱片金鼎奖。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琴家,李祥霆教授一直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推广和传播。李祥霆教授对新旧体诗和绘画造诣颇...
李泽厚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其美学哲学基础的转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对李泽厚美学思在这一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做过高评价并不符合其理论实际和历史事实。在批判朱光潜美学思想时,李泽厚把朱光潜“否认反映论能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作为标靶予以批驳,反映论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在...
2015年农历三月初一,是我最敬重的“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的一百周年诞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为秦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才艺术家。唱片录完以后,向全国发放,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在西北地区轰动一时,都知道秦腔有个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1973年12月12日,正当壮年的李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