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
独龙族没有姓氏,用家庭名称加祖父、父母名,再加本人爱称和排行,为本人的名称,独龙族还保留着母子(女)联名的遗迹。男子的排行由1至10,顺序是朋、井、奎、今、顶、批、简、菜、托木和顶那。男孩在出生后第七天命名,女孩在第九天命名。命名仪式第二天,产妇就要背着孩子上山参加生产劳动。...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最重要的收获之一。精品工程和保留剧目大奖相得益彰,让《董生与李氏》在无数次舞台历练中精益求精,日臻完美,并接受了演出市场检验,艺术影响日益提升。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充分彰显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剧本深蕴古典文学韵味,...
现在风靡全国的杨氏太极拳,以架子轻慢圆柔、中正安舒为主要练习形式,其他各家的太极拳大多也是这种情况。其中掩手肱捶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果能打好这一式,其它有关陈氏拳的发劲动作就不难掌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好掩手肱捶确非易事。将陈氏太极拳中发劲跳跃动作稍作调整,...
容成氏的最大价值,首先应是给我们提供了战国时代人们对古史的一种认识,另外对于战国学术的研究,也有裨益。笔者粗读《容成氏》,略有所得,写出来以就教于读者。《墨子》此处的“回”字,当与“会”通。《墨子》篇章,大多成于战国时代的墨家后学之手。类似话语不见于其它古籍,只见...
赫哲族的姓氏绝大部分是从住地、山川、河流名称而来,有的起源于兽名或某种物品名称。赫哲族姓氏与原氏族有亲缘关系。称姓氏在姓氏后面加“哈拉”。
霍氏八极拳不仅是武术的重要流派,更是在中华文明的熏陶下,吸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叫八极拳是名副其实的,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可以看出,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才形成了霍氏八极拳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就是协调分歧,达成和睦一致。
陈氏太极单剑名称1、朝阳剑2、仙人指路3、青龙出水4、护膝剑5、闭门剑6、青龙出水7、翻身下劈8、青龙转身9、斜飞10、凤凰展翅11、凤凰点头12、拨草寻蛇13、金鸡独立14、仙人指路15、退步盖拦16、古树盘根17、饿虎扑食18、青龙转身19、倒倦肱20、野马跳涧21、白蛇吐信22、苍龙摆尾23、仲馗掌剑2...
不过我觉得应该让师兄们认可,是宋氏形意的劲才行,李云师兄说,这是必经过程,不要灰心!宋氏形意的特点外门没有,一看便知。宋氏形意经过师爷、师父等众多传人匠心独运,精心雕琢,可以说是最好的!
北京哈氏风筝在制作工艺上严谨细腻且抗风性极强又不失远观效果,它的色彩对比度十分强烈再加上古朴构图下的精致画面使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瘦沙燕指的就是哈氏风筝,以作瘦沙燕出名。可惜金氏风筝断了传承,唯有哈氏风筝艺传四代,它不仅代表着家族手艺的传承,...
尹氏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大弟子尹福先生传授下来的一派八卦掌。尹氏八卦掌根据《易经》的哲学体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编排拳术。每一型又含有其他七形掌法的特点,即一形含八形。训练特点用贺进宝老师的话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站、转、打、换”。尹氏八卦掌当代宗师...
肖氏八卦掌的桩功,在站桩锻炼过程中的气顺、血和、筋舒、皮牌、劲足都是有一定的外在标志的。“筋舒”是周身肌肉没有局部性的紧张缩短现象。运用整体力,在刹那间通过某接触点起作用,发出强大的劲力能量。从而达到动静相兼、虚实互换,松紧交替,上下周全,内外相合,刚柔相济。基于此,再进...
今据杨氏家传及有关资料,系统阐述。歙州太守程灵洗得其传,并以此训练士卒,幸免侯景之乱的进犯。许传太极共三十七势,故名三世七。记有《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流传至今。以上说法,均无确切考证。坤记作化“三三”形似“丰”,为阴,为地,为月,为柔。故三丰二字,集天地日、月,...
李洛能一系在河北所传的形意拳,源于戴家,然而李氏另有创见,差别较大。李氏形意拳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要求相对平衡,不许忽高忽低。与人交手时,李氏拳法多用梢节击人,而戴马二家拳法则常用头肩肘手胯膝足七处击人。戴氏心意拳在练功要求上颇同太极拳,但架式不同...
简介姓氏节是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龙胜、三江等地。石、罗姓过“未节”,以立秋后第一个未为节日;有的石姓则在十月十二日过祭祖节。胡、吴两姓过“甲戌节”,即立秋后第一个甲戌日过节。伍姓在六月初六过“双鸭节”或过八月“社节”。这些节日,多数在黎明前以粗饭、淡菜或冻菜放在芭蕉叶上祭...
一般说,布朗族人无姓氏,有的虽然有姓,那也是从汉姓借入的。布朗族人民取名时,要请“干爹”、“干妈”给取名。聚居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人的名字,凡是男性,要在名字前冠以“艾”;凡是女性,名字前冠以“依”,以此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当布朗族到了父权占绝对统治地位时,子女都连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