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
苏剧是苏州地方戏,前身是一种戏曲清唱体的曲艺——苏州滩簧,简称苏滩。据民间传说,前滩的产生,是因为清王朝的一个皇帝死后,三年中不准大锣大鼓演戏。其间女子苏滩对苏滩的细腻表演和婉转唱腔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前滩已由叙事体的演唱,发展为...
赵孟頫跋苏轼《治平帖》赵孟頫跋苏轼《治平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简介洛神赋趵突泉诗
苏洵作为北宋文坛巨匠,通过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了苏轼、苏辙两位杰出儿子及“苏门四学士”等才华横溢的门生。苏洵注重身教重于言传,因材施教,强调修身养性,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本文将带您走进苏洵的世界,探寻他如何在家庭...
苏辙与胞兄轼同登进士第。兄弟间诗文互砺,政治上相互支持。同王安石小有摩擦后辞官。熙宁十年二月苏辙被征诏为应天府判官,苏轼自密州调任徐州知州,途中相遇于澶濮间,辙遂与兄至徐州任所留住三月余。七月十七日,黄河于澶州决堤夺泗,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
苏州报恩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北部偏西报恩寺中,又称北寺塔。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全塔连同铁制塔刹共高约76米,其中塔刹占全高约1/5,底层副阶...
这两场越剧专场均是由来自上海越剧院的中青年演员们担纲,连续两晚7:30开演,这也是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连续四年在春节期间为市民端上丰富的文化大餐。据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介绍,这两场越剧特色鲜明,一是新编剧目,一是经典剧目,而值得一提的是《新拜月记》。这场戏是典型的“三新...
由中国江苏网、江苏省昆剧院联手打造的“2012新年昆曲雅集”活动将于31日下午2点在朝天宫兰苑剧场上演,本次活动得到了江苏省昆剧院和广大戏迷的强力支持。这几折戏既包括了昆曲经典剧目,也有江苏省昆剧院的看家保留剧目,同时还涵盖了生旦净末丑等...
苏轼祭黄几道文卷放大图《祭黄几道文卷》,行楷书,纵31.6cm,横121.7cm。1087年。上海博物馆藏。元丰八年6月,苏轼被召回汴京復朝奉郎,后又升至翰林轼读学士、礼部尚书,使东坡生活和政治待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当时...
苏州全晋会馆戏台,乾隆年间由山西钱行商人集资创建。现为苏州戏曲博物馆。戏台呈凸字伸出型,演出人员上下楼都在后台,其面积是前台的五倍。
苏州、吴兴为经济发达、富贾文士聚集之地,也是私家园林荟萃之地,南宋人周密所著《吴兴园林记》就曾记载了三十六处吴兴园林,其中既有占地百余亩的大园,也有宅旁小园。南宋人范成大所著《吴郡志》中记载了十多处私家园林,其中有一些一直保存至今,如苏州之沧浪亭。清代石刻...
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卷》纸本,纵34.5公分,横584公分。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放大图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书于元符三年(1100),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共三十三行。现藏上海博物馆。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起首处“轼口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本,其中轼字...
指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徐氏法书记》所载“梁大同中,武帝敕周兴嗣撰《千字文》使殷铁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赐八王”,便是最早的集字。指临习古人书法,食古不化,亦步亦趋。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放大图《次辩才韵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洞庭中山二赋
苏轼《归去来辞卷》《归去来辞卷》,纸本,纵32厘米,横181.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东坡书法兼得二王、顏真卿、李邕、杨凝式之长,其书风充分流露瀟洒奔逸豪迈不羈的气概。此卷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纵笔重,横笔轻,撇戈笔划,左伸而右缩,为苏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