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书法、书道、书艺三者的内涵与差异,揭示了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书法展现汉字的形态美,书道追求书写的精神境界,而书艺则注重创新与个性的表达。三者同源异流,共同构成了中华翰墨文化的瑰丽画卷,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
无界,是本届兰亭书法社双年展的主题。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则是“无界”主题的最初构想者。其实,对书法,斯舜威一直爱好,只是过去并未想着做书法家。四十岁前,斯舜威早已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他是当今书坛活跃的书法评论家,曾被评...
江苏省评弹团中篇苏州评弹新作《一张借条》将于本周末在南京江南剧院上演。《一张借条》是由著名编剧郁小庭执笔编创的一部现代中篇评弹,由王培良、凌吉、孙立、夏夕燕等8位优秀中青年演员联袂献演。该书目分上中下三回,讲述的是下岗工人杨师傅无意中捡到一张借条,出...
在此,有必要将欧阳询《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作一番粗略的梳理,以便初学书法者,较快地掌握其精华部分,直接作用于学习书法之实践。侧重于基本笔画与结构之关系。同样强调了字中的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与整个字的结构关系。救与应,应当是与呼应相近的。亦属于包围结构。
这些论述,少见于目前的京剧史,而王灵均《夫子继圣春泥护花:程长庚评传》一书中均有详尽论述,这不仅体现了年轻学者的文献功力,更体现了全新的看待京剧历史的学术视角。这不仅对于程长庚的研究十分重要,更是对于建构早期京剧历史十分重要。《夫子继圣春泥护花:程长庚评传...
12月4日下午,由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主办,滦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协办的“评剧名家赴评剧故里慰问演出”在滦南县成兆才大戏院举行。演出现场,国内评剧名家纷纷登台献艺。知名评剧艺术家张俊玲、崔连润、庄玉生、刘萍等演唱了《从春唱到秋》选段“从青灯照白头”...
1593年,第一个来华的耶稣会士罗明坚在欧洲出版了《大学》的片断翻译,这是四书首次被译成欧洲语言。70年后,即1662年,在江西的建昌出现了拉丁文的《大学》全部及《论语》的部分译本,冠以SapientiaSinica的书名,意为“中国的智慧”。该译本是一项集体劳动的产物,主译者署名殷铎泽,...
诞生于冀东地区的评剧,于清末民初落户于宝坻。2006年初,宝坻评剧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对这块艺术沃土的关注。良好的艺术氛围,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宝坻孕育并产生评剧艺术人才提供了条件。在这里不仅评剧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最爱,而且也是培育名...
据史书记载,今草始创于汉末的张芝。普遍地认为,晋代的王羲之是草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人们将他奉为“书圣”。所以书法史上,将张旭和怀素称为“张颠怀狂”。祝允明,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狂草书...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做。麻纸墨迹本,高28.7厘米,长77厘米,23行,共计235字。又涂抹34字,合计269字。《祭侄文稿》是一篇书札草稿,内容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季明的祭文。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一般认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隶书简捷的书体。王的行书被称作“超钟迈张”,被历代推为“书圣”,而他的作品以“兰亭序”为第一,这是古今所有书家公认的。
辽宁评剧团1957年由东北戏曲研究院评剧实验剧团与辽宁评剧二团合并组成。东北戏曲研究院评剧实验剧团1951年9月成立。主要演员先后有夏青、鑫艳玲、韩少云、金开芳、菊桂舫、黄晶、笑倩、张莲君、吴俊亭、李放、杨福盛、赵荣鸣、武宝盛、胡治年、任振鸣等。
中国书法艺术是国粹,围绕书法艺术展开的有关活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而又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和书法大家的郭沫若与中国书法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尽管人们对郭沫若的人格或晚年言行多有批评,但我们在实事求是地探讨郭沫若...
四场演出结束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评剧人就此止步。这是评剧界的一次盛会,一次检验评剧实力的擂台,更是评剧院团联合迈出的重要一步。只有通过多样的形式对全国有限的评剧资源进行整合传播,打破院团、地域、流派界限,才能让评剧艺术魅力实现最大化。...
为的是纪念陈云同志对评弹艺术“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示发表三十周年,演员们自己撰写了这个中篇评弹。共四回,演绎陈云革命生涯中的真实故事,表达他们对老首长的感恩和缅怀。演员们台风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他们应该受到全社会的爱护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