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頸疾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説止於此而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張又新爲煎茶水記始云劉伯芻謂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載羽爲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今考二説與[书籍]
他們終日與青燈黃卷相伴,對數千卷佛經進行了最嚴格的校勘,卻敢于對師尊和自己藉以入門的《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等經典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在回到唐代唯識學這一表面看來極端保守的口號下,他們對一千余年來以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為代表的傳統中國佛學,進行了犀利的思想批判。而且把批判...[书籍]
該版報告共分緒論、不動產、人事、動產、商事及債權等編,可謂集其三次調查之大成。本書之內容係以修正出版之「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三卷附錄參考書上卷」第四編之第四、五兩章為主,再加前一年刊行之「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三卷附錄參考書上卷」第八章合編而成。所集事例,統屬...[书籍]
曰:「論說古今,發憤著書,《昌言》是名。友人繆襲,稱其文章,足继西京。」《隋書·隋書志》三《子部·雜家》:「仲長子《昌言》十二卷,《錄》一卷。漢尚書郎仲長統撰。」《舊唐書·經籍志》下作十卷。《新唐書·藝文志》三移入儒家,亦十卷。《崇文總目》列雜家,作三卷,曰:「漢仲長統撰...[书籍]
----------------------------------------------------------------------目錄新論卷上本造第一王霸第二求輔第三言體第四見徵第五新論卷中譴非第六啟寤第七祛蔽第八正經第九識通第十新論卷下離事第十一道賦第十二辨惑第十三述策第十四閔友第十五琴道第十六補遺新論卷...[书籍]
廉吏传-宋-费枢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七廉吏傳傳記類三總錄之屬提要臣等謹案廉吏傳二巻宋費樞撰樞字伯樞成都人其仕履始末則無考也是書書錄解題作十巻此本祗分上下二巻與舊目不符然斷自列國迄于隋唐凡百十有四人與陳振孫所記人數相合則巻數有所合併文字無所刪薙也大旨以風厲廉隅為主故但能謹飭簠簋即畧其他事...[书籍]
蓋書中所述並不止於「番事」,並論及臺灣各種物產與通商事務,因改稱今名。按諸此事內容,實為清同治間美國駐廈門領事官李讓禮(LeGendre,或譯李仙得或李善德)寄其本國駐華公使關於廈門、臺灣地方事務一八六九年度報告書之改譯;不但章節有所移動,敘述順序亦有許多與原文不同。第二部分記載...[书籍]
本書不僅按日詳述亂事之發展與作戰之情況,且更及於地勢之險要與人事之曲折,使覽之者能得充分之了解』。此外,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紀莊大田之亂」抄本一卷,不著撰人;文中字句大多與本書相類,但亦有若干月日與地名不同,不無參考價值。此編今附錄於第三一種「臺案彙錄甲集」卷末,可資...[书籍]
惟以通會作會通為稍異,今考世所傳星學大成專論五星者,為萬民英所撰,己著於録此。本專論子平亦出民英之手,藝文志蓋因育吾山人之號,誤以民英為民育。又通會二字傳寫互倒,遂有不同其實即此書也。自明以来二百餘年談星命者,皆以此本為總彚。於家有其書中間所載仕宦八字,往往及明季...[书籍]
不詳其仕履,其叙中載崇寧甲申為龍門之游,訪劉元孫所居,相與訂論為此譜,蓋徽宗時人。故王得臣《麈史》中已引其說。焦竑《國史經籍志》列於范成大之後者,誤也。其書首譜叙,次說疑,次定品,次列菊名三十五條,各叙其種類形色而評次之,以龍腦為第一,而以雜記三萹終焉。書中所論諸...[书籍]
咸豐三年漳、泉分類械鬥,作「勸和論」曉之。所著詩文,各以其晚年所築北郭園名之;其子如梁合校刊行,題曰「北郭園全集」。「全集」凡十卷,有「文鈔」一卷、「詩鈔」五卷、「制藝」及「試帖」各二卷。本書取其「詩鈔」五卷,共得各體詩三百五十五首。至其「文鈔」一卷原有文五篇,選其「勸和...[书籍]
咸豐三年漳、泉分類械鬥,作「勸和論」曉之。所著詩文,各以其晚年所築北郭園名之;其子如梁合校刊行,題曰「北郭園全集」。「全集」凡十卷,有「文鈔」一卷、「詩鈔」五卷、「制藝」及「試帖」各二卷。本書取其「詩鈔」五卷,共得各體詩三百五十五首。至其「文鈔」一卷原有文五篇,選其「勸和...[书籍]
在一篇題為「彰化縣界外獅頭社潭中湧現小山記」之末,並有「會余將有修「志」之役,爰記此以俟載筆」語;可知道光中續有纂修「府志」之議,但未見有成耳。書末,今另附錄全祖望「鮚埼亭集」「沈太僕傳」等五篇,備供「考史事」諸篇之參考。[书籍]
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臣聞之,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今若變...[书籍]
書末,今附錄古今體詩七十一首,乃選自曲阜魯陽生(孔廣德)編「普天忠憤集」按甲午之役割地賠款,國內輿論憤激,對當事者頗多責難。孔編博采此類文字,次為章奏、論議、詩賦三門。選詩中「弔臺灣四律」之作者陳季同,乃為當日「臺灣民主國」從事抗日之外交主持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