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书的身价,又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查继佐、陆圻、范骧作为“参阅者”,也擅自列入。下车伊始,就逮捕庄允城、朱佑明,追查书板。其余十四人加上庄允城、朱佑明均遭凌迟。上任才三个月的湖州知府谭希闵、推官李焕宁、库吏周国泰等以隐匿罪处以绞刑。归安训导王兆桢到任不及半...
领侍卫内大臣是清朝的官名。清代制度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建威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八旗都统、各省驻防将军、提督”等均穿戴一品麒麟补服。遏必隆、鳌拜、明珠、胤祥、尹德、傅恒、兆惠、阿里衮、和珅、福康安...
满洲八大姓指的是清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分别是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齐(齐佳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俗呼"满洲八大姓"。
所谓“三藩”,也称清初“三藩”,是指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由来,和清军入关存在必然联系。清朝初年,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清军扶持了三藩军队,将他们作为攻打起义军和地方朝廷的前锋。...
李氏与宦官魏忠贤互相勾结,企图利用朱由校年幼,独揽大权,因而不肯移出乾清宫。九月二日,都给事国杨涟首先发难,上疏反对李氏继续居于乾清宫;劾其对皇长子无礼,不可将皇长子托付给她。李选侍得到左光斗奏疏之后大怒,数次遣使召之,左光斗却拒不赴见。经过杨、左等人力争...
作为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早期的重要作家,桐城三祖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桐城三祖各有千秋,方苞以学问胜,刘大櫆以才气胜,姚鼐以见识胜。
浙中三毛指的是清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毛奇龄、毛先舒、毛际可三人。三人在诗词创作上显然不能和前朝文豪相比,但是他们专注于研究诗词音韵,相关著述颇多。毛奇龄和毛先舒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除散文外还有诗歌,但产量不高,诗风奇丽,极少涉及到时事。毛际可专攻古文、记事之作,在这一块开辟了...
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期的吕后所开辟,可人们一般比较熟悉的女主统治方式应该是清朝末年慈禧的垂帘听政,二者在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御驾亲征,平定反叛,不料几次中奸计,先被围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死一生,困难重重,幸有胡大海、刘伯温等各路英豪忠心辅佐,才最终扫平反贼,统一了江南七省。然而,元军趁乱进攻中原,朱元璋又率从英杰抵御外乱。此间,各英雄好汉舍生忘死、赤胆忠心,使天下得太平。...[百科]
八旗汉军的创建,无论是对于皇太极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整个清王朝两百余年的历史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一方面,新建的汉军八旗,基本上是由八旗满洲所属汉人组成,而八旗之中太半归属诸王、贝勒所有,现在将其所属汉人丁壮选拔出来,重新组旗,彻底摆脱与原有各旗旗主的隶属关系,无疑...
“丁卯之役”是天启七年(1627年)一月至四月,明朝与后金在朝鲜境内进行的一场战役,朝鲜方面称之为“丁卯胡乱”。此役后金为消灭明朝东江镇毛文龙部,解除南下后顾之忧,乘冬季冰坚,在朝鲜人的配合下出动主力围攻东江,但战果不大,因而迁怒朝鲜,转而掳掠朝鲜北方。明军以德报怨,援师入朝,又将后...
顺治七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病死于喀剌城,终年39岁。此后,顺治在波澜起伏、纷繁驳杂的十年亲政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顺治亲政后,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削夺大臣的权势,实施集权制。在任用朝廷官员方面,顺治改变了多尔衮时期对汉官猜疑、压制的态度,非常注意笼络与依...
会盟乃是蒙古各旗定期集会、协商解决重大事件的一种制度。遵照康熙帝旨意,喀尔喀的原八旗改置为十四旗。康熙帝知道后,决定与噶尔丹开战,同时要求妥善安排喀尔喀蒙古各部。康熙帝欣然同意。多伦会盟多伦会盟本来要在康熙二十八年举行的,由于噶尔丹入侵而推延。这次会盟共举行了八天。同日,康熙帝回...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嘉庆),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乾隆六十年底,乾隆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他如一时难以处理朝政,由我训政。”和坤等大臣极力劝阻,乾隆不听,于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在太极殿举行禅位大典,自称太上皇,但仍掌握着朝廷实权。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得...
明末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满洲殖民统治及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三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