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舞蹈动作与节奏,依照芦笙头所领奏的曲调更换舞姿。女子以原...[百科]
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25。[百科]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百科]
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名门望族,官宦之家。曾居住于:陕西、湖北、甘肃、河北,而后定居于:天津市。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百科]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百科]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2月4日或5日此时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春季的开始。立春时节,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蠢盆欲动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则形象地反映...[百科]
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百科]
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今属河北省)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百科]
“咚咚亏”(或“咚咚奎”)有三种涵义:一是土家族一种古老吹管乐器的名称;二是这种乐器演奏曲牌的名称;三是被当作唱词中的衬词。[百科]
上端管首竹节处开有一个发音孔,管身下部开有四个按音孔(前三后一)。第一孔开在管身1/4处,背孔开在管身1/2处,第二、三孔开在第一孔至背孔的三等分线上。管身外表绘有传统的红、黑两色花纹,既别致又美观。[百科]
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7日、8日或9日,此时太阳黄经为135度,是立秋时间。立秋为秋天的开始,天气逐渐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最终过渡到寒冷的冬季。立秋时间,秋天第一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之...[百科]
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的十一月。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就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百科]
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这时与夏至相比,白天已经开始变短了,但是气温却一直在升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虽然己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仍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收支情况仍是收大于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温度...[百科]
《诈金花》又叫三张牌,是在全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多人纸牌游戏。比如JJ比赛中的诈金花(赢三张),具有独特的比牌规则。游戏过程中需要考验玩家的胆略和智慧。[百科]
豫剧《黄鹤楼》(别名:《三江口》(加演《芦花荡》)取材元杂剧,讲述的是东吴为讨荆州,邀请蜀汉方面领导过江赴宴牟图绑架,结果未遂的故事,代表人物是刘法印、李国范、张三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