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
今秋开箧偶得之,残脱逸散,仅存十七,因次比增广成五卷,目曰碧鸡漫志。顾将老矣,方悔少年之非,游心淡泊,成此亦安用。但一时醉墨,未忍焚弃耳。己巳三月既望,覃思斋序。[书籍]
重印明嘉靖《安溪县志》序《安溪县志》原书序卷之一·地舆类一、建置二、星野三、山川四、形胜五、疆域六、屯堡七、隘堑八、乡里九、风俗十、土田十一、户口十二、寄庄十三、土产十四、贡赋十五、水利十六、井泉十七、坊市十八、桥渡卷之二·规制类一、公署二、坛壝三、庙祠四、寺观(...[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六大统厯志天文算法类二【推歩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大统厯志八卷国朝梅文鼎撰初元郭守敬作授时厯其法较古为宻明初所颁大统厯即用其旧法嵗久渐差知厯者恒有异议至崇祯间徐光启推衍西法分局测騐疎舛益明钦天监正戈丰年无以复争乃诿其过于守敬孙承泽作春明梦余录又力辨...[书籍]
《聊斋志异》是成书于清朝初年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于世。奇特诡序的故事情节,异彩独放的人物形象,不同流俗的美学理想,构成《聊斋志异》的独特风格,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它的作者蒲松龄,尽毕生精力,完成这部巨...[书籍]
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卷上江东吴土蜀地川,曹操英勇占中原。不是三人分天下,来报高祖斩首冤。昔日南阳邓州白水村刘秀,字文叔,帝号为汉光武皇帝。光者,为日月之光,照天下之明;武者,是得天下也。此者号为光武。于洛阳建都,在位五载。当日,驾因闲游,至御园。至园内,花木奇异,...[书籍]
【图书简介】-郡斋读书志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目录。南宋晁公武撰。晁公武(约1105~1180)字子止。澶州清丰(今巨鹿)人。祖居汴梁昭德坊,故称昭德先生。撰有《易》、《春秋》等诂训传,曾以监本"九经"校蜀石经,撰《石经考异》。在四川荣州为官时得井度大量赠书,1151年前后撰成《郡斋读书志...[书籍]
周室倾颓无震主,强梁自古多跋扈,心希定霸必尊王,志在攻城与掠土。机诈固难援世事,天伦岂易委泉台。漫观刖足风波险,生死交情安在哉?人心善恶谁能测,天道昭昭肯差迭?野笔由来记得真,代异时移终不灭。这一篇古风单慨周室衰微,群雄扰攘,人人欲定伯图王,个个欲争强较胜,因而秦、楚、燕...[书籍]
皇黎一统志序志以一统名者,盖后黎之亡,始于郑王森之宠邓妃也,废嫡立少,致三军为变,卒召西山之乱,而郑以亡。黎显宗以七衮倦勤在御,亲见一统之事,而西山据国,黎氏告终,亦由此始。故此志因以一统名,亦可该贯上下,前凡十四回,其后续三回,又以西主就擒,黎君还葬终焉...[书籍]
重印清康熙《安溪县志》序出版说明编辑姓氏安溪县志总目卷首原志序前志序卷之一山川形势之一原县星野舆域卷之二山川形势之二卷之三户口丁徭用民地亩钱粮用民(前志同则分为二条)赋役卷之四风俗人物之一贡俗卷之五风俗人物之二考迹卷之六风俗...[书籍]
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从清康熙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前后编辑过3部。这是受时代的限制,是封建时代任何一部官修地理总志所不能避免的。[书籍]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基本叙写依据,把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东周历史很有条理地贯穿起来,在语言上也经阅读史籍原著更为流畅明快...[书籍]
往往将古事与今事较略是非,一日读《东周列国传》,有鬼谷四弟子日: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辈,所载其行事举止,大与昔日总角时读坊刻所谓孙庞斗志一书殊异。然传独载苏秦张仪,其与孙膑庞涓何略而亡载?太史公曰:“孙子膑脚,兵法以修。”则其人有定矣。而于庞涓何据乎?而于鬼谷又何据乎...[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三国志文类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国志文类六十巻不着撰人名氏今流传有宋刋本宋史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则当时已无可考也案栁宗元河东集有栁宗直西汉文类序其文皆采之汉书是编惟采三国志之文盖沿其例凡分二十三门曰诏书曰教令曰表奏曰书疏曰...[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五春秋明志録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明志録十二卷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过尝注周易専以明象数为事论者与来知徳并称葢不主先儒旧説者此书亦多采撮旧解各加辨驳大防在于信经不信传自序谓道存乎志志明诸言故以明...[书籍]
《三国志》晋·陈寿撰《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