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
《宋史》元·脱脱等撰《宋史》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书籍]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书籍]
四库全书五代史纂误(宋)吴缜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一五代史纂误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五代史纂误宋吴缜撰缜尝作新唐书纠缪以正宋祁欧阳修等蹖驳抵牾之失已着于録此则専取修所撰五代史摘其舛颣辑为一书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俱作五巻尤袤遂初堂书...[书籍]
着有《官场现形记》、《庚子国变弹词》、《海天鸿雪记》、《李莲英》、《活地狱》卅九回(吴跰人与茂苑惜秋生二人合力续至四十三回)、《中国现在记》、《文明小史》与其它用笔名不可考的文章作品。生前曾被推荐应经济特科,拒绝迁就,当时舆论认为难得。内容:叙述1900年庚子事变...[书籍]
《金史》元·脱脱等撰《金史》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本词条对金史的历次编撰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列出了《金史》的详细目录,最后,词条对各学者对《金史》的评价做了总结和归纳。《金史》是二十四史...[书籍]
连横的《台湾通史》,仿司马迁《史记》体例,时间从隋朝大业元年至清光绪21年(1895年),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将包罗万象之内容纳入88篇之中。其突出的特点,一是典据精深,记述详明,因立足奠基台湾史,故史料编撰宁详勿略,宁取无弃。无论是旧籍疏略之岛...[书籍]
史梦兰[清](公元一八一三年至一八九八年)字香崖,直隶乐亭人。生于清仁宗嘉庆十八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年八十六岁。少孤力学,于书无所不窥,尤长于史。每纵谈天下事,了如指掌。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o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以母老不赴。筑别业于碣石山,名曰止园,奉...[书籍]
《辽史》元·脱脱等撰《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奚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书籍]
晋秘史(又名《东西两晋志传》)版本:明万历四十(1612)年周氏大业堂刋本。十二卷。本网仅录西晋卷之一丶西晋卷之二丶西晋卷之三与西晋卷之四前十九回,计一百回。作者:杨尔增,字圣鲁,号雉衡山人,浙江钱塘人。内容:简略叙述两晋历史。本书据史料及讲史资料...[书籍]
着有《近是集》、《北史演义》六十四卷,《南史演义》三十二卷。内容:此书承接《北史演义》,叙述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创作本旨同《北史演义》,都在揭示兴亡得失的原因。[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一三国史辨误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国史辨误三卷不着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苏州府志载陈景云字少章呉江县学生长洲人少从何焯逰博通经史淹贯羣籍长扵考订凡讹谬处能剖析毫芒所著书凡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然考义门读书记中有何焯所校三...[书籍]
即位以後,其事略,居尊任重,所責者大,故所書者簡,惟簡乃可立法。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碭山午溝里人也。其父誠,以五經教授郷里,生三子,曰全昱、存、溫。変諱某書名,義在称王註中。誠卒,三子貧,不能為生,與其母傭食蕭縣人劉崇家。全昱無他材能,然為人頗長者。存、溫勇有...[书籍]
序臣读《五代史》总三百六十卷,记五十三年行事,其书固亦多矣。然自梁至周君臣事迹,传于人口而不载史笔者,往往有之,或史氏避嫌,或简牍漏略,不有纪述,渐成泯灭,善恶鉴诚,岂不废乎!因补一十七篇,集为一卷,皆闻于耆老者也。孔子曰:“吾述而不作。”又曰:“我犹及#$...[书籍]
女仙外史(全八册)钧璜轩刻本,一百回:《女仙外史》,又名《大明女仙传》、《石头魂》,日译本题名《通俗大明女仙传》。清代吕熊著。吕熊(1640?~1722?),字文兆,号逸田。性独嗜诗歌、古文及书法,博习不厌。足迹半天下,寻以旧着《外史》触当时忌,乃归吴门梅隐庵...[书籍]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帝武则天,延续了帝国的盛世。唐玄宗的开元天宝之治紧接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