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
四巧工传(近人)黄质撰江东诸县,数百年来,人文荟萃,甲于他省。新安僻处山郡,土地隘瘠,生殖繁庶,而士大夫起家盐箧,尤操嬴余。华盛之族,席履丰厚,器物材用,务求粹美,以故艺能日进。片长薄技,新巧相尚,争自揣摩,蕲于尽善,志乘所载,实繁有徒。四巧工者,最为后起,著声当...[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九乐书乐类提要【臣】等谨按乐书二百卷宋陈?撰?字晋叔闽清人绍圣中登制科官礼部侍郎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乃建中靖国间?为秘书省正字时所进自第一卷至九十五卷引三礼诗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之言各为之训义其第九十六卷则専论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徴焉朕既命校刋十三经注疏定本复念史为经翼监本亦...[书籍]
书断列传第一: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汲冢书、李斯、萧何、蔡邕、崔援、张芝、张昶、刘德升、师且官、梁鹄、左伯、胡昭、钟繇、钟会、韦诞。古文:按古文者,黄帝史仓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二资治通鉴编年类提要【臣】等谨案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巻宋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光撰通鉴以元丰七年十二月戊辰书成与目録考异同奏上之其著述大防具见光进书原表及马端临经籍考中当时刘安世所作音义十巻世已无传南渡后有蜀史炤释文又有伪托司马释...[书籍]
《文房四说》(宋)蔡襄撰文房四说(一作杂评)新作无池研,龙尾石罗纹、金星如玉者,佳。笔,诸葛髙、许頔皆竒物。纸,澄心堂有存者,殊絶品也。墨,有李庭珪、承晏,易水张遇亦为独歩。四物文房推先,好事者所宜留意散卓,笔心长,特佳耳。砚,端溪无星石、龙尾,水心緑绀如...[书籍]
《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吴地传》称勾践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则后汉初人也。书末《叙外传记》以廋词隐其姓名。其云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来东征,死葬其疆,是会稽人也。又云文词属定,自於邦贤...[书籍]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癸卯学制)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一、全国学堂总要。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正合三代学校选举德行道艺四者并重之意。各省兴办学堂,宜深体此意。高等小学堂、普通中学堂,意在使入此学者,通...[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讲义二十卷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浩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即位后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累官右丞相致仕事迹具宋史本?此书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二卷文渊阁书目一...[书籍]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精义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精义五十卷宋黄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是书十六卷陈振孙书録解题亦着于録称为三山黄伦彞卿所编知其闽人此本有余氏万卷堂刋行小序称为释褐黄君则又尝举进士然闽书及福建通志已均不载其...[书籍]
古来书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余弱冠时辄喜学山谷书,虽老学见之,亦为称赏不置,心甚疑焉。因求教于林蠡槎先生,先生一见泳书,便云:“子错走路头矣。”因问曰:“将奈...[书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书籍]
丰坊,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字人翁,又字存礼,更名道生,号南禺外史。浙江鄞人。官至吏部考功主事。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明,靡不兼通,盖工于执笔者也。然坊平生好作伪书,至今为世厉垢。《书诀》,弇州四部稿作。笔诀。...[书籍]
年---五二三年)后魏书法家。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字法安,历官骁骑将军。世传篆榴训诂之学。洛京宫殿门榜,皆式所书’延昌间撰集字书四十卷,号曰《古今文字》,惟其未成。《论书表》,述其撰集字书《古今文字》四十篇之缘由,谓“大体依许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