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
监修官左柱国总督京营戎政太傅成国公臣朱纯臣总裁官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温体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张至发臣孔贞运臣贺逄圣臣黄士俊副总裁官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姜逄元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宇...[书籍]
至二十年,由李光地、姚啟聖(時任閩浙總督)交薦,再授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自是銳意攻臺,迭上「密陳專征」、「決計進剿」、「舟師北上」、「海逆形勢」、「海逆日蹙」諸疏。二十二年六月,進軍澎湖,再戰而捷,鄭氏率屬以降;繼有「飛報大捷」、「齎畫求撫」、「臺灣就撫」、「齎...[书籍]
唐朝实录除此外均已失传,此书因系韩愈所撰,尚保存在《昌黎先生外集》中,使我们得以看到唐人所修实录的真面目,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同为极珍贵的历史文献。《顺宗实录》按时序记述了唐顺宗李诵在位8个月间事迹,并上溯李诵在藩邸的情况,下延死后葬于丰陵。共计12500余字,...[书籍]
四年,国王李琮立纪恩碑于三田渡。其铭曰:天降霜露,载肃载育。惟帝则之,并布威德。皇帝东征,十万其师。殷殷轰轰,如虎如貔。西番穷发,暨夫北貊。执殳前驱,厥灵赫濯。皇帝孔仁,诞降恩言。十行昭回,既严且温。始迷不知,伊戚自贻。帝有明命,如寐觉我。我后祗服,曰率而归。匪惟惮威,惟...[书籍]
所选唐五代以至北宋名家,如李白、白居易、温庭绔、韦庄、李后主、冯延巳、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晏几道、黄庭坚、秦观、贺铸、张先、柳永、周邦彦、李易安等,无不应有尽有,更多的是并无专集流传而作品仅见于此选的词人。《复雅歌词》已经失传,黄昇此选就更有其价值。其中...[书籍]
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说,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书里最值得重视的是第四八四至四九二卷,九卷杂传记里所收的《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都是名篇,最早见于本书。还有收在器玩类的《古镜记》,收在鬼类...[书籍]
儿科萃精目录李序自序凡例卷一总论胎婴说护胎说脏腑生成说论儿之寿夭辨儿之变蒸卷二初生门初生保护附养子十法初生拭口初生断脐初生洗浴初生哺乳初生乳核初生剃头初生无皮初生胎黄初生胎赤初生不啼初生不乳初生不小便初生不大便初生二便不通初生眼不开初生吐不止初生肛门内合初生噤口初...[书籍]
论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金生杨在《易》学史上,李鼎祚《周易集解》一书占据着重要位置。它远承汉《易》,近绍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后启宋明《易》学,更是清儒研究汉《易》的凭借,于义理与象数《易》学均有参考价值。李鼎祚在《易》学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书籍的...[书籍]
丽容)西楼(素徽)投梭(缥风)玉环(玉箫)金雀(彩凤)赠书(轻烟)绣刻玉环记定本玉环记目录第一出副末开场第二出约友赴选第三出延赏庆寿第四出考试诸儒第五出玉箫叹怀第六出韦皋嫖院第七出赏妻训女第八出赶逐韦皋第九出韦皋思忆第十出皋谒延赏第十一出玉箫寄眞第十二出延赏赘皋第十三出玉箫女亡第...[书籍]
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但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如谓骆宾王与宋之问唱和灵隐寺﹐《中兴间气集》为高适所编﹐李商隐曾为广州都督等。也有因误解材料而造成错误﹐如刘长卿传...[书籍]
《水浒后传》是《水浒传》的续书,讲述梁山泊劫后幸存的李俊、阮小七、李应、燕青等英雄,再度聚啸山林,反对奸臣恶霸,抗击金兵入侵,最后到海岛创基立业的故事。和《水浒传》相仿,书中故事也是从梁山泊开始。弃官家居的阮小七到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灵,被原蔡京爪牙张干办捉拿。隐居...[书籍]
经籍志》误注为“汲冢书”,宋人李焘等考定汲冢未出《周书》,应为历代所传,故清代刊本均作《逸周书》。其中一部分是西周文献,如《克殷》、《世俘》、《商誓》、《度邑》、《作雒》、《皇门》、《祭公》,大部分保存了西周史料,约为春秋战国时人写成,小部分近于战国文字,也孱入个...[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二靖康要录编年类提要【臣】等谨案靖康要録十二卷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靖康要録五卷不知作者记钦宗在储时及靖康一年之事按日编次凡政事制度及诏诰之类皆详载焉其与金国和战诸事编载尤详云云是振孙之时已莫知出谁手矣今观其书记事具有月日载文具有首尾决非草野之士不覩国史日厯...[书籍]
由大明起,至崇祯失败,闯王李自成造反,倾国害民,百姓遭了涂炭,二十里之遥,不见人烟,奸淫杀戮,良民苦不可言。惊动总兵吴三桂,在关东盛京,钻刀山,喝血酒,请清兵。九千岁多尔衮,在北京赶走李闯王,未登大宝,让与阿哥顺治(阿哥即顺治称谓),更年改月,属为大清国。一统华夷...[书籍]
幼科类萃明王銮序医之为科也十有三而最难者莫如小儿盖小儿筋骨未坚脉息未完神气未全问之而弗能言诊之而未易决是故谓之哑科书曰若保赤子言保之之难也老子曰圣人皆孩之言孩之之不易也黄帝曰吾不能察其幼小者言幼小之难察也慨自颅囟经亡而童孺之夭者多矣世之称小儿医者曰钱仲阳陈文中...[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