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帝不得已而行,窃谓人曰:“匈奴为害自,古患之,周秦及汉魏,历代所不能攘,相为勍敌者也。今上甚惮塞虏,远适江滨,反者多于猬毛,群盗所在蜂起。以此击胡,将何以济天其或者殆以俾余。我当用长策以驭之,和亲而使之...[书籍]
勘进一层,善颐生者,必能善教民也,教民极平易,修其孝、悌、忠、信而已。颐生无元妙,节其饮食而已。食而不知其味,已为素餐;若饱食无教,则近于禽兽。余尝曰:子、臣、悌、友,圣人之道学也;孝、悌、忠、信,王者之干城也。圣贤书具在,小子何敢赘焉!惟饮食乃人之大欲所存,易为腹...[书籍]
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朱睦《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可考。《旧唐书·经籍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书籍]
《易纂言外翼洛书说》元吴澄撰录自易原第十一洛书者大禹治水之时洛有神龟出而龟甲之坼文有此数也其数后一前九左三右七右前二左前四右后六左后八中五四方四隅中央其位有九禹平日默计天道人事之大要其类有九见洛书之数而有契焉于是以天道人事分为九类品其缓急先后之次以配龟甲一二三四五...[书籍]
六如居士画谱(明)唐寅辑●目录卷一叙画源流(张彦远)制作楷模(郭若虚)图画名意(郭若虚)画训(郭熙)画意(郭熙)画题(郭熙)画格拾遗(郭熙)卷二山水诀(王维)山水赋(荆浩)画说(荆浩)山水节要(荆浩)画诀(黄子久)六法三品(谢赫)六要六长(刘道醇)三病(郭若虚)十二忌(饶...[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一周易义海撮要易?提要臣等谨案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撰衡字彦平江都人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御史改起居郎事迹具宋史本传先是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诸家或泥隂阳或拘象数乃斥去?学异説摘取専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郑元下迄王安石编为一集仍以孔...[书籍]
医学实在易清陈修园序医道难言也,而于错杂疑似之间,以一字括之,何其“易”甚,修园亦不欲示人以“易”。然临证立方之时,不曰《内经》,即曰仲景,闻者不解其何谓。一遇夫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辈,遂心喜而来从之。修园用是忧,忧其道之弗明,而因陋就简,以徇时好,是之谓害...[书籍]
九二用史巫纷若吉节六二不节若则嗟若无咎离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其文言则云虽危无咎矣且虽危则是实有危假如有人虽马坠不伤虽病不死则虽危是实有危也若训为如则与周公爻辞体背又与夫子文言义乖亦与注意不顺足明转写误为颠倒矣九五注龙得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谨按得字误作徳行之徳字龙若在九四之位虽或跳跃...[书籍]
乐府阳春白雪清李渔著序盖士尝云。东坡之后。便到稼轩。兹评甚矣。然而比来徐子芳滑雅。杨西庵平熟。已有知者。近代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冯海粟豪辣灏烂。不断古今。心事天与。疏翁不可同舌共谈。关汉卿。庾吉甫造语妖娇。却如小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殢。仆幼学词。知深度如此。年来...[书籍]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溫大雅撰。溫大雅隨唐高祖李淵起兵而掌文翰,據親歷親見者撰為此書,記載李淵父子起兵晉陽至唐朝建立之事,某些情節生動逼真,胡震亨跋即云:「其中所載,破歷山飛斬宋老生,及入關下都城數段,亦自寫得雄快。」其中有些記載和兩《唐書》、《資治通鑒》均不相同,...[书籍]
《周易杭氏学》图书第一《易》注自宋以前未尝有图也。逮周廉溪传陈希夷《太极图》而为之说,遂开理学之宗。但《图》与《易》犹不相属也。至朱子《本义》,取邵子河洛、先后天八卦、大小方圆各图,与其改订之卦变图,弁诸经首,历代宗之。自是图之与《易》,相为附丽。...[书籍]
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尤精于易学。其代表作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及《周易尚氏学》。上述三部著作,奠定了尚氏在中国易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地位。尚氏之学的根基在《焦氏易林》。而《焦氏易林》全面保留了《易...[书籍]
关于请郭彧先生主讲《易图讲座》的按语自从孔子“韦编三绝”修纂《周易》之后,二千五百年以降,对《周易》的研究已发展为世界文化史中非常奇特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易》学。《易》学研究在历史上出现的思想流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小序...[书籍]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晋书帝纪第一宣帝晋书帝纪第二景帝文帝晋书帝纪第三武帝晋书帝纪第四惠帝晋书帝纪第五孝...[书籍]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