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己矣。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书籍]
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书籍]
所以李氏父子打破了朝代的断限,通叙南北各朝历史,又在书中删改了一些不利于统一的提法,正是反映了当时历史的要求。这也是南北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书籍]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三国志》目录(白话文翻译)(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魏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三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第四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卷六魏书六...[书籍]
《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书籍]
更重要的是,唐贞观时离隋炀帝时不过二十余年,有许多隋朝遗老仍健在于世,可以通过访查直补史事。《旧唐书·孙思》便载:“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说明修《隋书》时,史官们曾访问过不少人。还有不少修史的作者本人就在隋朝生活过,有着亲身的经历,因而...[书籍]
易筮通变经名:易筮通变。原题临川道士雷思齐学。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易筮通变卷上临川道士雷思齐学卜筮《洪范》之《稽疑》曰: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诗》曰: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曰:卜筮偕止,会言...[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二通鉴释文辩误编年类提要【臣】等谨案通鉴释文辩误十二卷宋胡三省撰通鉴释文本南宋时蜀人史炤所作冯时行为之序浅陋特甚时又有海陵所刋释文称司马康本又蜀广都费氏进修堂板行通鉴亦以注附之世号龙爪通鉴皆视史炤本差畧而实相蹈袭三省既自为#$...[书籍]
著有《封神演义》。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这位读书人安慰她别耽心,后来就根据《尚书武成篇》中"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之类的话语,敷衍成了《封神传》一书给二...[书籍]
氏族略一○氏族略一(臣)等谨按郑志氏族畧以二类叙得姓受氏之原附以四声缀以总论旁罗古今綦辨且博虽炫多闻而广附会在所不免然伊古姓氏巳备见于此矣恭惟我国家肇兴东土受姓自天帝统既尊皇支益衍谨志国姓于卷首以昭亿万年之鸿业至国初时攀龙附凤之众奔走后先或旧属编氓或举族内附首编满洲八其次列蒙古八...[书籍]
周易口义发题先生曰夫易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以垂万世之大法三才变易之书也自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故爻有九六以尽阴阳之数位有三画以尽三才之道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以尽天下之用明健顺动入止说陷明之体以尽天下之理然而伏羲之时世质民淳巧伪未兴诈端未作故虽三画亦可以尽吉凶之变自...[书籍]
山中白云词宋张炎南浦春水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书籍]
太极通书朱熹解附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而圣人之所以圣者无他焉,以其独能全此而已。此书与太极图相表。诚即所谓太极也。“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此上二句,引易以明之。干者,纯阳之卦,其义为健,乃天德之别...[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五春秋本义目録春秋类卷首名氏纲领通论问答卷一隠公卷二隠公卷三隠公卷四桓公卷五桓公卷六庄公卷七庄公卷八庄公卷九闵公卷十僖公卷十一僖公卷十二僖公卷十三僖公卷十四文公卷十五文公卷十六宣公卷十七宣公卷十八成公卷十九成公卷二十襄公卷二十一襄公卷二十二襄公卷二...[书籍]
是以古先圣王鉴其若此,欲保之以正直,纳之於德义。犹襄陵之浸,修堤防以制之;覂方用切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故乃上法圆象,下参方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然飞走之伦,皆有怀於嗜欲;则鸿荒之世,非无心於性情。燔黍则大享之滥觞,土鼓乃云门之拳石。冠冕饰於轩初,玉帛朝於虞始。夏商革命...[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