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武第四十九代孙,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孙复幼年家贫,父亲早亡,学习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四次进入汴京,参加科举全都落第,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安贫乐道,不求权要资助,不以生计为意,聚书满室,教导弟子...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人物]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5月14日),初名郊,字伯庠、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县(今河南省杞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举进士第一。次年,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明道二年(1033年),因废郭皇后事,与群官伏阁争不...
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人物]
宋太公是宋江的父亲,与次子宋清住在宋家村。宋江因广结天下英雄,恐祸及老父,便事先请宋太公到县衙状告自己忤逆不孝,从而脱离父子关系。后宋江杀阎婆惜,曾潜逃家中躲藏,公差搜捕时,宋太公便出示脱离关系的文帜,搪塞过...
宋清,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绰号“铁扇子”,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义后,排名76位,绰号铁扇子,星号地俊星。掌管排设筵席之事。后随梁山受招安。征方腊后幸存,被封为武奕郎。宋江去世后,获得承袭其名爵的权力,但宋清婉拒,...
马迁鸾(生卒年不详),宋朝成淳年间任右丞相。有词《水调歌头》(隐括楚词答朱实甫)等。[人物]
仙游县君任氏,赵宗衮、宋英宗赵曙(赵宗实)、赵宗愈、赵宗楚、赵宗祐生母。濮安懿王赵允让妾室。宋英宗生母、濮安懿王赵允让妻子
(xiǎn)(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
李知微(1141—1205),宋上虞人,信州知府。参知政事李光之孙,李孟坚长子,李知孝长兄,汉阳知府李复之父。宋朝官员
夏大安六年(1080年)正月,在皇族支持下下令取消太后所行蕃礼,恢复汉礼,遭到后党反对,未能实行。同年三月,拟采夏将汉人李清建议,以黄河以南地归宋,结宋以削弱梁氏,谋泄被囚,李清遇害,国中乱。宋以五路军攻夏,战祸连年。夏大安九年(1083年)闰六月,太后与...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人称韦斋先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宋朝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之父。政和八年(1118年),朱松考中进士,授建州政和尉,后调为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金兵进犯中原,宋室被迫南迁,朱松闻之悲恸欲绝,宋高宗临...
北宋大臣。郑戬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甲科及第,释褐太常寺奉礼郎,签书宣德军节度判官事,移宣城。秩满,召试学士院,除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代还,改太子中允、同知太常礼院,迁太常丞。逾年,除三司户部判官,奉诏注释《三朝宝训》,迁直史馆。景祐初,同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