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人物]
清僧。浙江杭州人,字莲峰。雍正间召赐紫衣杖钵,敕主苏州怡贤寺。工山水,诗有空山冰雪气象。有《未筛集》。[人物]
清直隶献县人,字仙舟,号橘浦。戈涛弟。乾隆十九年进士,由御史转给事中,擢太仆寺少卿,督学山西,所至皆有政绩。卒年六十三。[人物]
(1648—1710)清顺天大兴人,字昆绳,一字或庵。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初从魏禧学为古文。晚年师事颜元。与刘献廷、李塨最为知己。喜谈前代掌故、古今兴亡之故。有《平书》、《居业堂集》。[人物]
字蕴久,浙江归安人。○蕴久工于制笔,立行不苟,犹萧中素之隐于木工也。诗亦静细,士大夫不以艺人目之。[人物]
沈德勋(1873~1933),别名毳毳,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福建清流县罗村里琴源村。早年组织自治军,在军阀混战中被击败,从此固守家园,为人治病。是很有影响的绅士
工部尚书阎立德孙,司农少卿阎玄邃子,曾任射洪县令唐朝射洪县令
珠帘秀,字、号、出生地及生平均不详,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歌妓。《青楼集》说“歌儿珠帘秀,姓朱氏,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
(?—601)陇西狄道人,字孝基。辛子馥子。沉静好学,博览群书,少即有名。曾仕北齐。入北周,为宣纳上士。及文帝受禅,久不得志。隐于林虑山。著《幽居赋》以寄情。与卢思道友善,时相往来,为人所奏,谪令从军,年余还。后参与修国史。撰《集注春秋三传》、扬子《法言》注等。转蜀王杨秀咨议参军,卒...[人物]
元关中人,字仲渊,号冲斋。历官为四川行省员外郎。卜居蚕茨,植竹十万个,名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累迁翰林侍读学士。仕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有《仲渊集》。[人物]
清湖南益阳人,字清甫,号云阁。胡林翼父。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后以事降侍讲。寻以艰归。年六十四,卒。工书法。著《弟子箴言》,融会先儒诸说,语皆心得。另有《闻妙香轩文集》。[人物]
历史上各朝旧事、本末源流,均能条述。著有《磐溪诗文稿》、《宏词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等。南宋学者、藏书家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杭州),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
有《金源劄记》、《元遗山诗注》、《金源杂事诗》、《礼耕堂集》。[人物]
薄(Bó为中国小姓氏之一,源流古老,来源多样,分布于全国各地。薄姓的来源主要为以封地为姓,一为山东上古的的薄姑国;一为河南春秋时的薄城。另一部分薄姓为少数民族汉化姓,如乌桓、鲜卑、羌族等与汉族同化后得姓。薄姓的郡望为雁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