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
李威(?~374年),字伯龙,汉阳郡(今甘肃省礼县)人,氐族。前秦外戚大臣,官至太尉、侍中,封爵建宁郡公。文桓帝苻雄知交,宣昭帝苻坚表舅,明德皇后(苟太后)表兄,丞相王猛义兄。李威文武双全,雄毅厚重,少年时与苻雄关系亲昵,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初与西县侯苻雅齐名于...
李成栋,山西(一说陕西)人,字廷贞,号虎子。明末清初军阀。早年参加农民起义,后随高杰降明,累官至总兵,守徐州。弘光元年(1645年)率部降清,从清军攻江南、福建、广东。以清廷仅授以提督,且受总督佟养甲节制,大为失望。适逢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反清,乃起兵响应,迎明昭...
李贤(502—569年),字贤和,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北魏、西魏、北周名将。北魏孝庄帝在位时期,李贤先后从平万俟丑奴、侯莫陈悦、豆卢狼、莫折后炽,拜原州刺史,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授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职高位尊,显赫一时,迁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抚养宇...
李邵,与李周同时。[人物]
陇西人,著名隐士,与韩愈、卢仝为好友,因韩愈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使得此李愿盘谷声名鹊起。这也使得李愿为千古之谜,至今不知“李愿”何许人也,以及更多的信息?由于时代久远,史料不详,至今云山雾罩,扑朔迷离,历朝历代都进行考究。但是纠正了“李愿...[人物]
李沛,唐宪宗李纯之孙,洋王李忻长子,太和八年(即公元834年),封颍川郡王。[人物]
一作李曹,又作李渭,韦应物诗《赋暮雨送李胄》提到他。《全唐诗》录有其诗。[人物]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人物]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人物]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人物]
李略,蜀人。曾为虞部属官,仁宗天圣中知荣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因略、畋二字形近,李畋(见本书卷九六)亦于天圣中知荣州,故疑李略即李畋之误。然李畋官虞部无据,尚难成定说。[人物]
李戬,字祺仲,号慎轩。明无锡人。工诗,李戣弟。[人物]
李肱,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生卒年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状元及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四十人,同榜有李商隐等。李肱喜交名士,又能作画,与李商隐有交往。(见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四十韵》...[人物]
李茂,德庆人。李质四世孙。事见清光绪《德庆州志》卷一四。[人物]
李俅,李瑛之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诬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谋反,三人被唐玄宗赐死。李瑛的五个儿子(李俨、李伸、李倩、李俅、李备)交由李琮抚养。天宝十一年,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