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问源流概略
杨巨源,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及第。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出任监察御史、河中节度从事。元和九年(814年),随着张弘靖入朝为相,授秘书郎。元和十三年(818年),拜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任凤翔少尹。长庆...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诗人。字仲冶,一字柳门,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也称“老船”,因貌似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其诗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乾隆五十五年(179...[人物]
罗修源,字星来,号碧泉,湘潭人。乾隆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湘烟书屋诗钞》。[人物]
董祖源(1596—1647),字季苑。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代画家
李源,字江余,号星来,德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官河津知县。有《见可园集》。[人物]
源荣,字灵并,北魏源规之弟。北魏官员
蓍有《学画浅说》。[人物]
尹源(995~1045),字子渐,号河内先生,河南府洛阳人,北宋名臣、散文家尹洙的兄长,尹焞祖父。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及第,与王拱辰、李之才、欧阳修、石介、孙甫、蔡襄、富弼等人同年进士及第。北宋名臣
源徽,字灵祚。北魏源荣之弟。中国北魏官吏
吴待问(974年-1046年),字子礼,北宋建安(福建蒲城)人。北宋大臣吴育、吴充父亲。宋真宗咸平年间进士,历官大理寺丞、奉朝请、光禄卿,官至礼部侍郎,以礼部侍郎致仕。后因子吴育显贵追赠太师、崇国公。吴育/吴充之父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人物]
源肃,北魏源规之子,继承爵位为冯翊公。北魏人物
陶邵学,字子政,又字子源,番禺人。光绪甲午进士,官内阁中书。有《颐巢类稿》。[人物]
朱朝瑛(1605--1670)明末清初学者。字美之,号康流,晚号罍庵,海宁袁花人。致力学问,对经学、天文、勾股之法均深有研究。著有《读诗略记》等明末清初经学家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