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6)明河南太康人,字礼卿。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永乐初入为御史,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迁都北京后,改顺天尹。为官刚直不挠,吏民比之包拯。宣德中擢右都御史,黜赃举贤,朝纲肃然。性严毅。每旦趋朝,入内直庐,独处小夹室,非议政不与诸司群坐,人称顾独坐。正统初以疾乞归。[人物]
元明间广东南海人,字彦举。与孙蕡齐名,结诗社于南园,开抗风轩以延一时名士,时谓构辞敏捷,王不如孙;句意沉著,孙不如王。元末为何真掌书记,劝真降明。洪武六年征为给事中,以不乐枢要,乞归。有《听雨轩集》、《瀛洲集》。[人物]
陆治(1496-1576),明代画家,字叔平,号包山,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从师祝允明、文徽明学书画。陆治工诗文,善行、楷书法。绘画学文徵明,善画花鸟、山水。花鸟以工笔见胜,得徐熙、黄筌遗意,勾勒精细,敷色清丽,有妍丽派之称,与陈淳并重于世。他的山水既受吴门派影响,也...[人物]
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人物]
(1487—1556)陕西长安人,字孟独,号太微山人。正德九年进士。授长垣知县,迁刑部主事。不乐为官,引疾归。数与王九思、康海等论诗文。有《太微集》。[人物]
苏州府长洲人,初名府,后以字行,更字功父。钱榖子。贫而好学,隆冬病疡,映日钞书,薄暮不止。年八十余卒。有《少室先生集》。[人物]
(1760—1845)浙江馀姚人,字诗南,号少仙。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官海宁学正。善以篆法画兰竹,与海盐张芑堂以飞白法画兰齐名。有《绕竹山房诗稿》。[人物]
黄之传,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通判漳州(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九)。[人物]
宋太原人,字永年。郭守文子,真宗章穆皇后弟。太宗淳化四年补左班殿直,迁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契丹入寇,赍密诏谕河北诸将,还奏称旨。累迁崇仪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后擢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改磁州防御使卒。虽外戚,朝廷未尝过推恩泽,曾为解州团练使十年不迁。[人物]
镇江府丹徒人,字汝翼。性朴雅,不事奔竞。能书工诗。为贵公子,喜游青楼。有艳诗《缠头集》。[人物]
字幼陶,诸生。[人物]
(1601—1676)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初名继佑,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晚号钓叟,或称钓史。游粤时或隐名为左尹,别号非人氏,学者称东山先生。明崇祯六年举人。南明鲁王授以兵部职方主事,后回里讲学。以曾名列参校南浔庄氏所修《明史》,被捕。相传得昔年曾予资助之将军吴六奇奏辨,得免。有《罪...[人物]
王文治(1730-1802),清代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云南知府,工诗文书画,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尝随周煌幸使日本,彼邦争传其迹,当时书家刘墉专讲碗力,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人物]
梁国治(1723-1786年),字阶平,号瑶峰、丰山,清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状元。累官湖广总督兼荆州将军、湖南巡抚、军机大臣、直南书房、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人物]
他自幼酷爱学习,尤喜中医药学,25岁起即悬壶行医。抗战期间,在城内开设“翰府药庐”,每给病人治病,多数只收成本,对少数家贫者免费给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