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多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其中饱含了诗人的血泪和苦难坎坷的人生经历。
以至于鲁迅先生要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同时代人的认识与评介或许更有人文层面上的研究意义和历史文化及其接受领域上的判断价值。唐以后的诗基本上笼罩在唐诗的影响下。五代十国五十年,与晚唐往往看作一体,与宋初又混沌接续,不易分割。
韩宝康先生,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昆剧团昆笛演奏家。一九七八年进入上海昆剧团担任昆剧笛师。韩宝康先生长期以来勤学苦练,笛艺高超,是昆剧笛师中的后起之秀。并先后昆曲团出访香港、日本、欧、美各国,获得很高的声誉。韩宝康先生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品德高尚,为人忠恳...
诗是的,酒是品的。好诗,品好酒,不但是古人,也是今人的一种美的心享受。在中,凡声名遐迩的好酒,都留在了诗人的作品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捧读他们那些锦词绣句,那佳醪浓浆的角噙香,那金盏玉杯的诗画意,那酩酊陶然的致风雅,那玉山倾倒的酣畅淋漓,仍令...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诗人获悉官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喜讯后兴奋不已的心怀,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这类内容的诗在杜甫吟酒诗中占的比重较小。其遭遇往往在吟酒诗中得到反映。诗人悲叹自己的穷困潦倒,实际上是间接地悲国破,悲民穷。再次...
把《神韵集》看作王渔洋首倡“神韵”诗论的标志,已是论者的共同认识。尚宋既已成风,而其中心,恰在扬州一带。对于这些,王渔洋在扬州一带通过一年时间的游历和广泛交往,自然深有所感,《神韵集》即是对此而作出的反应。其次是王渔洋已具备了倡导个人诗论的条件,这包括观念的形成和...
以诗歌作为叙述历史事件文本的“诗史”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及古代文学阐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跳出单一意图论阐释的怪圈,用文本关照和文献考证的眼光对“诗史”之名缘起及历代学人的品论进行审视和考辨,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理解和启发。第二种观点认为杜诗的...
二胡谱【诗意】
酒与诗词的关系,好似一对孪生兄弟,以致于我们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均可闻到阵阵扑鼻醇香。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诗与酒结伴同行的记录。《诗经周南卷耳》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永不伤”。...
南宋,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是一位杰出多产的诗人,其诗作逾万首。这类记梦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陆游诗作“收复失地”这一基本的爱国主题。这类记梦之作虽不及前两类多,却也为数不少。这类记梦之作在艺术上写得较有特色。人之有...
由于打油诗不受格律限制,可以直抒胸臆,生动活泼,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有“基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先生的诗,被时人称作“丘八体”,这首植树打油诗也保持了其“丘八体”的惯有风格,令人莞尔。其题写之多之滥,于此可见。可惜好景不长,胡长清受贿案发,罪不容赦,引...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太康道情体载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即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串插,最后形成太康道...
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按唐代四分法的分期,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还远不止此数。
然而,在北宋名家中,苏辙的诗可能是最少受人关注的。此后,历代的评家、选家也极少谈到苏辙诗。笔者以为,这是目前研究苏辙晚年诗的最好的起点。因此,从苏辙晚年诗的整体上看,它的特点异常鲜明,就是诗的世界的展开过程与生命延续过程的高度一致性。《春秋...
而悼亡诗无疑是属于哀祭一类的。而考其源流,当以《诗经》中的《绿衣》、《葛生》、《黄鸟》三篇为奠基之作。但是也有人对此诗的内容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是丈夫悼念亡妻;一种认为是少妇悼念亡夫。在后代悼亡诗中,这种借外物渲染和对比的抒情写法被广泛运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