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冬节”,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应,大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三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不可过度而伤身。
畲族传统节日,畲族二月二畲族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民族风俗还是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迄今己有360余年,也是列入了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会亲节时,畲族同胞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会友,...
冷快绝伦神鬼怕,来在不知不觉中。一切作凭虚灵气,入里透内功夫成。二出脚猫步轻,下盘不倒翁。身势要松静,方可养虚灵。呼吸宜顺随,头智须澄静。神态多稳静,快慰自内生。安闲无限美,甜液口中生。
七月七日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情人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三是说,据文献记载,南阳周代已有养蚕业和丝绸业。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活动,主要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为人间少女...
可突然有一天,海里掀起几丈高的大浪,一条三头海蟒赶散了鱼群,撞翻了渔船,断了渔民们的生计,小伙子与姑娘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于是,小伙子挺身而出,决定带领渔民们去除掉这个恶魔。临行前,姑娘珠泪涟涟,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听到这个噩耗,才明白是海蟒的血溅到桅杆上,姑娘因误...
情况是出于过录无疑。所以其价值并不因别本有之而减低。对后半部宝玉因抄家入狱而引起的若干情节,批语也偶然提示了线索。原来在小说原著中,贾家诸人为非作恶的种种罪状暴露之后,宝玉、凤姐亦被系狱。
”他认为,《审音鉴古录》所注明的演员服装穿戴已具规范性,反映了当时演出的实际情况。此外,书中还涉及演员详尽的形体动作、表情和潜台词等。从去年9月开始,出版社工作人员开始投入出版准备,经过对原书总目、细目一一考证后,相关人员认定该书是全套书。截至目前,中国书店出版社从收...
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尚书》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更是我们研究先秦时期史实的重要依据。在这篇知识导读中,我将为大家深入解析《尚书》的独特魅力,带领大家领略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书...
与此同时,处暑也有一些饮食习俗和养生饮食需要我们注意的。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不过,处暑时节应少...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阳历4月4-6日。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其中以洲泉的马...
查白歌节不仅是纪念性节日,更是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时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