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包括晋楷、魏碑、唐碑、写经、颜体、柳体、欧体、赵体、行楷,以及徽宗的瘦金书,舒同的舒体等。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将王羲之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可惜这件书林...
比喻学书墨守成规而不能创新者。唐代亚栖《论书》:“凡书通即变。王(羲之)变白云体。欧(阳询)变右军体,柳(公权)变欧阳体……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有书法嗜癖者,寄兴书学...
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此乃征知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是...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因其子欧阳通亦...
元代赵孟颓的书画用印,用的就足油印。赵孟颓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篆刻家。文彭精研六书,主张以六书为治印准则,他的朱文以小篆结体,白文师法汉印,又有自己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文派”。他的篆刻作品长期被奉为规范。以地区分,有以丁敬...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点画重在提笔...
米芾,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米芾著《画史》1卷,是国画鉴评著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米芾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米芾文章奇险,自成一家。米芾书法,用笔豪迈,“风樯阵...
今日书坛,能具备以上两者的书家微乎甚微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历史上的这种人物也不可多得。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全国“正书展”应引起当今书坛的高度重视,并与先贤所倡导的“正、草、隶、篆”一样,应把“正书展”放在各类书法展览的首位。虞...
如《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而《张黑女》就比较圆润秀美,唐朝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可谓北碑的最高总结,其特点是刚峻峭拔。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事实上,这一点在“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和北京书法双年展“中青年优秀获奖作品提名展”中都有较多的体现。1994年他的著述《理解现代书法》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书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现代书法,他认为主要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求,形成...
宋徽宗瘦金书作品瘦金书亦称瘦金体或瘦筋书,亦有鹤体的雅称,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所创。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自号“瘦金书”。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
北魏书法,远则继承秦篆、汉隶,近则继承曹魏的《上尊号表》和《受禅表》,以及孙吴的《天发神谶碑》。北齐、北周的碑刻也属于北碑的领域,但它们的书法已显然与北魏不同。它的字体已有南朝楷书的影响,转折处不方而圆,减少了北魏书法刚劲的气氛。北...
本文深入探讨了书法、书道、书艺三者的内涵与差异,揭示了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书法展现汉字的形态美,书道追求书写的精神境界,而书艺则注重创新与个性的表达。三者同源异流,共同构成了中华翰墨文化的瑰丽画卷,不仅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