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释迎牟尼要其在七月十五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佛教徒据此兴起盂兰盆会。另外,相传七月十五日为道教地官的生日。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故旧时多于此日持斋诵经,祭奠祖考...
京族过节内容与汉族同,烧纸衣、金银元宝给祖先,并备三牲拜祖,煮糯米饭吃。农历七月十五是京族的中元节,而当地其他民族则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节。京族的中元节上有一传统仪式叫“施幽”。“施幽”结束后,围观的小孩一哄而上,将施幽食品一...
过去把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古书上有许多记载,也有许多有关正月十五的诗词歌赋。有些村社上一年参加乡镇上社火表演时没有拿到奖,这新的一年就要争一口气,一定要拿到奖。但是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是一定要悬挂的。孩子们雀跃欢腾这不消说,大人们也是喜气扬扬。成年男人们说...
寨科桥白马人元宵节:主要吃猪肉,喝咂杆子酒。正月十六日跳池哥昼,其中三个男像,两个女像。案板地白马人元宵节:迎火把,跳池哥舞,在家吃肉、喝酒、唱歌,这天主要吃手抓骨头肉、喝咂杆酒。腰坪山白马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举行迎火把、跳火圈舞的...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为三大鬼节之一,又称祭孤、瓜节、七月半、送鬼节、寄生节、盂兰盆会。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之称。发展至今,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期。一日深夜,蔡莫放声大哭,惊动四周邻居。他说,慧娘...
事实上,道教和佛教对于这个节日意义的解说略有不同。道教侧重强调弘扬孝道,而佛教则强调在这一天“普度”所有的孤魂野鬼。因此,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中元节这一天,民间悼念...
如果说春节之后还有什么让人特别期待的节日,想必第一个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福州元宵节的习俗 福州元宵节花灯会,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列为京都灯节的上品。 从大年初七就开...
仫佬族中元节举行时间从农历七月初七到七月十五。传说中元节接回的祖先是36岁前早死之人,没有资格入祖归宗,与供在香火台上的祖先同样享受后代年节拜祭的待遇。仫佬族的中元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与汉族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聚的“七夕”#$...
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节”、“正月半”、“灯节”、“元宵节”。在瑞金、兴国等县,当晚举行“烧花”表演,龙灯队队员头戴箬笠,赤身鱼贯穿行于高台之上,顷刻间鞭炮炸响,焰火四溅,极其紧张热烈。其神舟则于十六日送之,是夜以静寂为吉兆。但各村仍事“上#$...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包括徽州在内的中国传统的中元节,由于这一节日主要是为了给死去的亡灵所过,故又有“鬼节”之称。如祁门中元节的盂兰会以祭祀祖先为主,这是当地中元节的主题。但是,一旦遇上干旱时节,人们便在这一日将祭...
七月十五日也叫“中元节”,凤凰山畲族同胞认为它是鬼节。由于这一节日的主要祭祖供品是“淋糕粿”,因而也有人将七月十五称为“淋粿节”。“淋糕粿”的制作方法是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在锅中蒸熟。锅中有垫子,米浆淋在上面,淋一层蒸一下,成...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日,佛教的“盂兰会”日,也是民间祭祖上坟、祭孤魂野鬼、放河灯的日子,可谓三教合流的节日。佛教这一救母故事,契合了儒家文化中的孝行观,所以,礼佛、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中元节期间,民间还有“烧包袱”和焚纸钱的...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