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宋米芾《宝晋英光集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宋·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浅于知而深于思,薄今而厚古,岂特颇牧而已哉!”
古筝曲【如今】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古来今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古诗词中蕴含的时间元素,展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细腻感悟与独特表达方式。从四季更迭到历史变迁,古诗词中的时间印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锐捕捉,更折射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赤绂在躬,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龟钮犊鼻,用尔作程。[诗词]
目前从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经卷中,上面所盖的印章,虽然大多是朱印,但偶尔也有墨印的。民间居丧期间也有用青印的。最初是朱印是用水和朱砂调制的,乍看鲜红,日久水性退尽,朱砂浮在纸上,很容易脱落。传说清代乾隆时期有一种八宝印泥,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