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周敬王时期,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徐国常与徐戎混淆,徐国是嬴徐之徐,国名也,徐戎之徐,地名也。汉朝时人合二为一,遂有此误。后儒注《诗》、《书》,亦往...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百科]
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正如《隋书·百官志》所说:“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隋代朝官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集东汉以来朝官制度发展变化之大成,并使其规范化和固定化...
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百科]
邢国是商周时的国家,古称邢(井方国),历史上的沿革为邢州(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疆域在太行山以东,故黄河以西,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史记》《竹书纪年》记载,商代祖乙九年迁都于邢,历祖辛、沃甲、祖丁至南庚129年。西周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覆盖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工业、农业、医学等所有学科,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百科]
为了提高书的身价,又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查继佐、陆圻、范骧作为“参阅者”,也擅自列入。下车伊始,就逮捕庄允城、朱佑明,追查书板。其余十四人加上庄允城、朱佑明均遭凌迟。上任才三个月的湖州知府谭希闵、推官李焕宁、库吏周国泰等以隐匿罪处以绞刑。...
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服虔说: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二、周朝诸侯国之一。存在时间至前767年,约在今河南新郑西北、密县东南。按《今本竹书》帝喾时代曾灭郐,一般则采用陆终之后的说法。相传商朝时,陆终第四子会人(求言)被封于郐。后来周灭商,承认妘姓的统治,再封于郐。《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士,祝融之虚,历唐至...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死后葬于洛阳伊川二程墓。
整个陵区的规划继承了古代陵墓制度,规模相当宏大,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城垣,最外围的土城周长达14公里。明皇陵面北,陵墓位于土城南部。其章草书法上承元代书法家的余绪,使得魏晋以来的古章草书法得到复活和发展。宋广的笔法多取瘦劲,长于结势,用笔纵横奔放,...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百科]